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青春校园 > 正文
校园热点:复旦同性恋公选课为何如此火爆(图)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0:56 新华网


孙中欣教授请刘雅格先生在课堂上为同学做讲座


课后孙中欣老师与同学在交流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中欣的《同性恋研究》公选课自今年9月8日开课以来,每节课都爆满。9月22日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高燕宁开设的《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的第一堂课,同样座无虚席。当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同性恋这一领域时,眼神中所蕴涵的意味是否一样?同性恋课程的火爆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

  学生听课仅仅是因为好奇吗?

  "如果仅仅是因为好奇,学生来过几次后就会不来了。"高燕宁教授笑道,"学生对一门课感兴趣,更多的是觉得这门课有价值"。

  据了解,在2005年的《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的第一堂课上,至少有2/3的学生以前就来听过课。

  传统教育中,"性社会学"、"社会性别"、"性健康"、"女权主义"这些课程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同性恋的内容,单开同性恋课程

复旦尚属首例。但弥补知识面的不足并不是学生来听课的唯一因素。

  高燕宁教授表示,"中国的传统教育缺少灵魂",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时期注重的是技术,丢掉了很多人文的东西。社会很冷漠,人与人之间缺少感情。

  媒体曾经报道过,一家医院的医生得知患者是

艾滋病人后,竟让把病人留在手术台上,全跑了;由于害怕其他病人知道医院接收了艾滋病患者而不来看病,一些医生将艾滋病患者拒之门外……

  高燕宁教授说:"学医的人都应该学过医学伦理学,但依然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试图将一种人文精神通过这门课,传递给学生,挑战他们固有的思维,教会他们用更多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用更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世界。"

  至今,让高燕宁教授记忆犹新的是一封本科生的来信,信中说,他在课堂上学到最多的是宽容、谅解与正视生活。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