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老校长谢希德促进了复旦大学的国际交流(图)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2:35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网站


著名物理学家、复旦老校长谢希德

  在复旦大学对外国际交流史上,著名物理学家、老校长谢希德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20世纪80年代,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政策还不太明朗,但她已经意识到复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强国际交流的力度。谢老的留学生涯、知识背景及热心程度,都帮助她为复旦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1978年9月,国际核靶发展学会第七届国际会议在西德

慕尼黑附近的伽兴召开。谢希德作为团长,带领一个8人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在西德的一些实验室参观访问。从此,谢老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复旦
大学与国际高等学校及学术界的交流,拉开了序幕。

  从1983年开始,谢老每年3月都要出席美国物理学会的三月凝聚态会议,一直站在科学的最前沿。每次开完年会回来,她都要举行报告会,把两本字典那么厚的材料整理成一个精练的学术报告,站着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给国内同行和学生带回国际物理界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这样的报告会,直接将复旦和国际、与科学最前沿接轨,自然也便成为理科师生最期盼的。

  与此同时,谢老还注意请进名人,与复旦师生面对面交流。在任期间,她曾授予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茅诚司、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复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接待美国总统里根、巴西吉马良斯议长等国家级领导人来访……通过这样的外事活动,复旦加强了与国际的联系,让师生在直面那些学术大师、政要名人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由于科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谢希德也被美国、英国、日本等10多所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证书,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

  筹建美国研究中心

  1985年,谢希德校长意识到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许多研究和交流的缺陷,便有成立美国研究中心的想法。同年2月1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经批准成立,谢老兼任中心主任,这在全国高校中应属首创。

  在建造中心大楼的过程中,为解决资金问题,谢希德四处奔波,寻求支持。有一次,谢希德去见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康迪,希望在资金问题上得到他的帮助。康迪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她都是波斯顿“红短袜”棒球队的球迷,谢希德也深知这一点。两人在见面握手以后,谢希德张口就提“老朋友,‘红短袜队’最近赛事如何”,康迪听了非常高兴,两人无形之中也亲近许多。聊着聊着,谢希德很自然地就将话题转到美国研究中心筹资的事上。后来,康迪果然不负谢希德之望,在项目投资上出了不少力。就这样,经过好几年的争取,复旦终于从各方筹集到400万美元,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得以于1990年4月3日破土动工。

  1995年,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历时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式发挥它作为教育和研究基地的功能。在这座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4层高的大楼里,中心通过安排校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技术、国际事务及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并承担培养新一代比较深入了解美国的专家,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如今10多年过去,美国研究中心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绩,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有影响和水准的国际研究机构,并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它的作用……这一切都源于谢希德最初的那个想法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

  关心出国

留学师生

  复旦大学80年代初出国的学者,大部分是由谢希德送出去的。那时“文革”刚结束,当许多人还对“外国”两个字避之惟恐不及时,谢希德却毫不犹豫与国外积极联系,把复旦师生送到国外去深造。后来据海外许多学者反映,也是从那时起他们才突然接触到许多复旦学者,长期以来“与世隔绝”的复旦因此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1982年,在计算机并行处理方面颇有建树,现为我校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的朱传琪教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作学术研究,但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朱传琪找到了当时主管外事工作的副校长谢希德,并顺利得到解决,出国的事情很快便批了下来。到美国以后,每当遇到问题,他就想到谢校长,而谢希德又总能帮助解决。“因为谢校长的信任,我才得以出国;又是因为她的信任,我回来了。”1988年,朱传琪谢绝了与他共同研究的库克教授的盛情挽留,回到了复旦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谢希德每年都要为考取出国攻读研究生的物理系学生写推荐信,初步估计也有百人以上。谢希德十分关心青年的前途,乐于写推荐信,“这个项目是李政道教授倡导的,第一批录取始于1980年,1989年已是第九批,复旦考取的学生有17人。每年都为考取的学生写推荐信,虽然这要占用我不少时间,但看到他们每个人写的自我介绍,大多数是多才多艺的全面手,对我是一种乐趣。”有一次,有人受一位物理系学生之托,请谢老为其写份出国求学推荐信。为省时省事,那位同学事先将信草拟好,不料却受到她重重的批评。因为她每次给学生写推荐信,都是亲笔写,从来不用别人代劳的。这件看似细小的事,却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誉为典范。

  “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谢希德送出去的师生几乎在留学期满后都回到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转载至复旦新闻网】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