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北京四中校庆专题 > 正文
北京四中学校概况(组图)

http://y.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8:05 北京四中网站


北京四中校标


北京四中校徽


北京四中校训

  通向成功的阶梯 优秀学生的摇篮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现属北京市示范性高级中学。90多年来,四中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学生,其中不少人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绝大多数成为党、政、军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四中以自己的办学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1995年11月7日,江泽民主席亲临四中视察,对四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师生深受鼓舞。

  北京四中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是一所现代化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约 42400m2 ,总建筑面积约35700m2 。白色的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饭厅、学生宿舍楼等,在绿树掩映中构成了美丽的庭院式建筑群体。四中是最早建成计算机校园网的学校之一,并以40兆带宽连通Internet ,实现了与外界的交流。1998年,四中建成了全覆盖塑胶运动场,场内有400m跑道、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以及健身器械等。四中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平安大道南侧,她是首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北京四中的办学方向是把北京四中办成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在世界享有良好声誉的高质量、有特色、第一流的高级中学。四中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杰出的中国人,为他们成为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他们未来事业的成功以及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中学生应当具有:

  (1)崇高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热爱祖国,具有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

  (3)具有不断学习、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应对变化、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能力;

  (4)具有现代公民的社会意识(学会尊重、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融合以及民主、守纪、诚信、自尊、自信等等)和文明习惯;

  (5)具有较为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6)具有丰富的个性、健康的身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具体可以概括或表现为:以(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以(教师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品德;以(教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教师的)理想培养(学生的)理想;以(教师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教师的)境界提升(学生的)境界;以(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四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爱生”为核心的“北京四中教师职业精神”,以教师的行为、品德、能力、理想、情操、境界、人格去影响、感化、培养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自主发展: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驱力,使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产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设计的主观要求,形成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和热情,并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个性特长。使学生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构建最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北京四中历来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四中就在学生中倡导“三个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关心集体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国家比关心个人为重)的做人准则,要求学生做到“四个关心”(关心国家、关心学校、关心师长、关心同学)。多年来,四中从实际出发,形成了具有四中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即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为内容的养成教育;以集体主义为主线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民族情、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为内容的情感教育;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政治方向教育。各部分有所侧重,又紧密联系。四中使学生牢固树立“今日我以四中为荣,明日四中以我为荣”的信念,激励学生早日成材,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实现职业理想。优良的校风学风不仅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而且使学生终生受益。

  遵循教育规律和坚持全面育人是四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十几年来,四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控制课程总量,减少必修课课时,增设选修课和活动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必修课实行分层次教学,是四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十几年来,四中在数学、英语等学科实行分层次教学。实行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实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同一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分层次教学使四中学生自主发展、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来构建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成为可能。

  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拓宽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四中每学期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开设30门左右校本选修课,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社会、人文、艺术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学科小组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外,还担负着培养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任务。文体活动课的开设,旨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生活的品位。在选修课和活动课上,四中教师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更加灵活和开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四中还建立了必修课学科免修制度,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四中经常聘请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或选修课,创设各种条件,使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使四中成为全市授课时数最少、作业量最少、节假日从不集体补课、且教学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学校之一。宽、厚、全、实的基础,不仅使四中学生全面创优,高考夺标,而且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在近年来考入清华、北大的四中学生中,有40%以上获得各种奖励,大大高于两校在校生获奖的平均水平。

  北京四中是优秀高中学生成长的摇篮。十几年来,四中发展了50余名优秀学生入党。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两所著名大学,占毕业生人数的40%左右,95%以上的学生达到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四中学生共获得六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四中学生每年都有几百人次在区、市及全国各种学科、科技、体育和艺术比赛中获奖。

  四中的科技俱乐部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近四年来,我校100多名学生参加过不同形式的野外考察、进科学院研究所参观、实践。海南、内蒙、新疆、宁夏、湖南等地都曾留下学生们科学研究的足迹,中科院动物所、遥感所、植物所、大气物理所、遗传所、微生物所、地球物理所、物理所、自动化所、天文台、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化工大学、理工大学、北师大、首师大、北大医院等也都记录下学生们初踏科学门槛的脚印。科学的经历帮助学生们完成了数十篇科学论文、
心得体会
及考察报告,十几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奖,连续两届获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大奖赛一等奖,一名学生获得首届北京市长奖,一个项目被选送2003年“国际青少年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2003)”。如今,科技俱乐部已成为四中优秀学子队伍中的领队,成为学生们向往的组织。

  四中是北京市教委命名的2008年奥运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是北京市体育局命名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十几年来我校共培养了200多名学生运动员,其中有24人获 得一级运动员称号,1人达到国家健将标准,运动员全部升入重点高校继续深造。在2004年寒假举行的北京市金帆杯篮球赛中,我校

男篮获得冠军,女篮获得季军;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振兴中华系列体育比赛第十二届“四中康乐杯”游泳比赛中,我校游泳队获高中组团体冠军,蝉联了十一届此比赛的团体冠军。

  四中每年多次为教师或学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并组织音乐会、舞 会及其它文娱活动,活跃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各种才华得以展示,参与意识得以增强,活动能力得以提高。四中多次成功举办“北京四中新年音乐会”。四中合唱团出访过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取得圆满成功。2003年四中合唱团获“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表演类节目一等奖。2004年学生合唱团被命名为“北京市第四中学金帆合唱团”

  近年来,四中学生多次访问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当地社会各界极高的赞誉。在我国申奥过程中,四中二十几名“学生形象大使”成功接待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大使”们良好的风尚、优雅的气质和流畅的英语表达,使评估团对四中的考察成为整个申奥活动中的亮点。优良的校风学风和高雅的文化氛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四中使优秀学生更加优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四中为优秀学生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四中的教育和教学,为人一生的发展与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四中近年来曾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认定为首批《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教育部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被有关领导部门授予《中国/WHO合作项目:健康促进学校(金奖)》、《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北京市校园环境整治先进单位》、《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