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品志:十年前乡村老师不同于现在

2012年12月11日18:01  新浪教育 微博   

  “先就业再择业”思想影响年轻教师  新“读书无用论”使家、师、生关系敏感

  【前言】

  10年前的百里中学,每个班的学生至少会被所有任课老师家访一次。现在,家访学生数量是从前的四分之一,“让要学的学生能考上高中。”

  过去,乡村老师抱着单纯的“教书育人”理想,长期驻扎农村。现在,随着八零九零后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身为独身子女的他们,深受“先就业再择业”思想影响,把农村教师作为“过渡”。

  过去,老师学生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踏实用功。现在,打工潮海啸般袭来,新“读书无用论”影响下,家长[微博]不重视家庭教育,学生流失严重,老师教学吃力。

  十年前全班家访  “一个也不能少”

  除了两个校长外,孙志品是百里中学唯一一个高级教师,他带着两个班的语文,系学校工会主席。

  2000年,在孙志品做了三年任课老师过后,他第一次当上班主任。

  “我后来才知道,有部电影写学生的,叫‘一个也不能少’。”

  在一个周末结束后,孙志品发现班上有一个座位空了。

  那天小雨飘满了整座山,孙志品不知从哪儿借来一辆已经生满锈迹的摩托车,径直往学生黄厚富家里驶。

  山路在雨水浸泡下变得湿滑,车开了有十分钟,再也走不动。停下摩托,孙志品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开始了两个小时的泥泞山路。

  等云散开的时候,已是中午。远远可以望见黄厚富的家,在罗家村山包的最高处氤氲着。

  孙志品敲了敲黄厚富家的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里面探出一双瞪得大大的妇人的眼睛——孙志品能跑到学生家里,这是黄厚富的母亲从未想到过的。

  黄厚富的母亲赶紧煮了碗鸡蛋面,撒上葱花,捧在手心里递给孙志品。

  那一年,黄厚富十三岁。

  在溜滑无比的返校路上,孙志品一瘸一拐地走,一个趔趄,右脚半个脚掌破鞋而出,踏在泥浆里。黄厚富就跟在后面。

  孙志品找回了学生,“但后来这个孩子还是没有读书了”,孙四处问,没人知道。

  “黄厚富最喜欢武术,我看到就跟他说‘打得好’!”

  十年前,老师经常家访。先家长向老师预约,几个老师在周末约一起,一口气跑四家,偶尔也会住在学生家里。

  那时候,每学期会有十次以上的周末家访,一次去三到四个家庭,全部主科的老师都会轮完一遍,班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家访到。重点会走访“两极端”——要流失的学生,他们有更多的讲法,怕失学,以及成绩好的学生。

  现在的百里中学,每学期会安排家访一到两次,每次去两个或者三个老师,一次走访三到四个家庭,全班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被走访到。现在重点家访成绩好的,希望家里能支持和配合学校,让孩子继续读高中。

  “先就业在择业”  农村教师成“过渡”职业

  “假如你一直在等,会白白地荒废光阴,长时间待业,就业热情就会下降。建议大家先就业,然后逐步调整和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10月18日,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于祖毅,在接受某网站采访时说。

  原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早在2008年就对杭州大学生这样建议。

  某人才机构针在今年八月,对应届毕业生首次求职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接受调查的上千名应届毕业生中,六成对此选择“相当模糊”,模糊的原因是毕业生观点冲撞激烈。 

  “他们决定来这里,都觉得自己挺委屈的”,谈到百里中学的年轻教师,孙志品这样说。据孙志品介绍,1983年,百里中学改成初中,老师都从外面调进来,“他们心里纯朴,就把教书当做事业。”

  三十年过去了,年轻教师通过选拔,优秀的进城,稍次的分到中小学,再次分到乡村山里。“到这里的老师,基础本不像城里老师好,八零九零后也难以适应艰难环境。”

  孙志品1997年当上了百里中学的老师,每月领236元,教初二的物理,以及八个班的体育。现在最低工资1600,加上津贴,现在的百里中学普通教职工一个月两千到三千元,“她们也会和城里的同学攀比。”

  “不管是谁当领导,不管学校会多么差,只要你还在那儿,你出去都别说自己的学校多差,只有你是个差老师,才会在差学校。”

  早在六七年前的百里中学,很少有老师离开“队伍”——这是一个有干劲的集体,最近两年这里的老师都觉得“离自己离乡太远了,想迫切离开这里。刚来的老师,待上一年半就想走,”天天扳着指头数着日子。

  “既来之,则安之。”孙志品说,现在的年轻人在家里养尊处优惯了,学不会吃苦。

  学生不知读书何用  农村老师教学吃力

  “雷仁义这学期没来了”,现百里中学初三(三)班的班长说,他跟哥哥出去打工了。

  辍学一年后重返校园,这个之前在深圳某私人汽修厂做了一年焊工,如今已17岁的雷仁义,在学校仅仅待了一个半学期后,最终还是选择辍学。

  “从前很少有出去打工的,现在多了,家长和学生就受到影响,都出去挣钱;二是,家里管不过来,留守儿童读书没有动力”,孙志品说。

  “他们都不知道来读书是为了什么”,初一(一)班班主任黄青青说,“学生读书,家里完全不重视,这里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娃娃交到学校了,老师就必须全部管。”

  孙志品在白泉乡土生土长,不时他会回想起自己读“复式班”的场景——一个班几个年级一起上,一共两个老师教:一年级先预习一个小时语文,二年级的翻开书读一遍课文。

  “那时候,老师只想着‘教书育人’——在这教书就是教良心。”

  “百里中学的班,考试有三分之一的人及格就算好的了!”期中考[微博]试刚刚结束,初三数学老师李立感到教书十分吃力,“他们基础很差,很多小学就混过来了。”

  英语老师邹媛媛有一个习惯,她会把每次考试成绩记录下来,纵向比较一个学生的进步或退步多少分,以此激励学生。

  某次考试过后,她照例回到办公室,涂涂画画学生的“成长记录本”。她突然发现本子上的“成长”分数出现了个陌生的笔迹,在其中一个红色笔“上升4”的后面,用蓝色笔扭扭曲曲地涂了两笔——“.5”,从16分“涨”了4.5分。

  这是班上英语最差的男生。(记者 中国(重庆)高校传媒联盟:何艾琳)

  (文中教师黄青青、李立为化名)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