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最近几年,考证热更是急剧升温。记者进入北京几所高校的BBS(电子布告栏系统)看到,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名列前茅,学生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学期考什么证”。不管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考证族,以至于不少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排定了考证计划。其中,英语证、行业证和技能证三类证书最受大学生热捧。
几乎人人都考四六级
四六级证书是大学毕业生进入很多企业的敲门砖,几乎是所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必考的证书。2011年上半年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已于6月底举行,全市共有27万考生参加了考试。
就读于对外经贸大学的李建平说:“我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目前已经获得英语四级证书,我还打算考英语六级证书。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少大一的学弟学妹已经将考四六级证提上了日程。我现在考证是希望毕业后比别人多些就业机会。”
而事实上,英语证书类考试不仅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还有北京英语水平考试、三一口语、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北京英语口语证书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托福、雅思(微博)、托业、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等。这些英语考试项目,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校内考试项目之外,其他考试均是开放性的,也就是报考不受年龄、学历、籍贯等限制。
行业证书成为准入门槛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为了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考取各种中高级资格证书已成为大学生的新追求。其中,注册会计师和司法考试尤为引人注目。
2011年注会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据统计,报考本次专业阶段考试的考生达55.2万人,报考本次综合阶段考试的考生为7000人。合计全国报名总人数为55.9万人,报考总科次为139.3万,较去年分别增加近3万人、12万科次。
注册会计师考试由财政部所属注册会计师全国考(微博)试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国统一考试,是财会类考试中最炙手可热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但目前只有5万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而注会证正是注册会计师的准入门槛。
与此同时,自2008年司法考试首次向在校生敞开大门后,在校生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去年北京司法考试报名人数达3.1万余人,其中本科在读人员4639人,占总人数的14.82%,比前年多了1000余人。
人大法律系大三学生杨德文说,司法考试是进入司法行业的“敲门砖”。法律专业的学生想从事律师工作或者做检察官、法官,必须得通过司法考试这一关。“法学院校流行着法学生无证即无业的说法,没有这张合格证,一辈子都只能作律师助理、书记员等工作,收入也就一两千,但有了这张纸,身价就大大不同了。”该校95%的法学专业学生都会选择参加司法考试。
考驾照为就业添砝码
除上述两类证书外,技能型的证书也成为大学生考证的“新宠”。记者在市内某驾校了解到,由于暑期将近,在最近一个星期里,大学生报名学车的人数急速上升。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生学车很有必要。有的学生觉得,考个驾照对以后找工作有好处,能为将来就业增加筹码。北京工商大学的李瑞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未来汽车在中国会非常普及。我毕业后就准备买车,早点学也不错。”
专家建议:
大学生考证要结合职业规划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宋素红说,在大学期间,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才是根本,不能因为考证而忽略本专业的学习。证书虽然重要,但能力才是最关键的。考证要花费很多精力,且有的证书与本专业相关程度不大,要单独抽出精力准备,势必对本专业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积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很好,但要分清主次,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需要有选择地考证。简单盲目地为了考证而考证,既耗费了时间、金钱,又荒废了学业,实在得不偿失。
其实,大学生希望在就业市场上增加竞争力本身没有错,但现在有的学生为了考证,已经影响到自己的学业,所以学生们在考与不考这个问题上,既不要一味拒绝,也不能盲目跟风,要理性对待,慎重选择,在选择报考资格证书时要与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相结合。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资格考试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