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借读前先问问自己“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4:37   钱江晚报

  借读前先问问自己“实力”

  某重高校长分析,要求借读的学生和家长,要先问问自己:一是考虑家庭经济状况?高中学费本来就不低,再加上一次性要拿出好几万元,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能负担、是否值得负担?二是孩子发展有没有潜力?仅仅因为考场没发挥好,差了几分,而学习又是很自觉、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借读效果较好。第三,家长、学生的心态如何?虽然学校不会刻意去区别对待借读生与非借读生,可借读生他自己本身心态没调整到位,总是在意自己的借读生身份,反而会加重心理压力。

  照搬别人经验不可取

  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从借读学生的分数段看,不排除有极少数学生因中考失误,事后选择挂读的。但绝大部分学生分数段相对集中在中档。学生或家长出于面子或求好心切等原因,选择让孩子借读“插队”。“可插队未必能抢先”,现在杭城各高中已出现很明显的“分层教学”,学校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各有各招,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其实,谢明敏刚进高中时只是个很普通的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中等。”他的班主任老师说。“3年来也没什么经验好总结,他只是把分内的事情都做好了而已。”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些取得佳绩的学生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杭九中校长刘洪法说。“如果今天我把杭二中、学军、杭高的老师、教学方式全部搬到杭七中,家长肯定欢天喜地,可结果会怎样?”杭七中校长楼平坦言,如果照搬这些学校的经验,肯定输,“因为我的学生不是杭二中的学生,分数段不同。”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生早点飞起来?可在楼平看来,让刚会跑的小鸟去飞,很可能会摔死。“我只想让会跑的跑得更快。”成绩好的学生,就让他自己跑,能跑多远是多远,老师只负责指导;成绩差点的学生,就让他做“基本功”,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就行。

  学籍管理很头痛

  学生到外校借读,学籍却要保留在原学校,这就给录取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会考、高考期间,录取学校都必须有专人负责通知借读生到学校来办理手续、领取准考证。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到外校借读,而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这些学生的学籍将在开学一周后作废。但是很多学生到高二年级时往往又会回到录取学校要求办理学籍,给录取学校带来很大麻烦。

  从根本上叫停借读,需要政府均衡教学资源和财政投入,如果学校间的差距缩小,那么借读就不再有意义。但是,目前学校之间差距较大这种现状已经形成,短时间还难以改变。要控制和解决借读这个问题还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

  本报记者 俞熙娜 梁建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