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拷问被“异化”了的特长生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 16:44   北京晚报

  本报教育专家顾问团专家 王晋堂

  每一个孩子,只要正常,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兴趣,也会形成一种“特长”,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升学择校”扭曲了它,使它发生了

  异化。把学生一种普通的素质夸张了,夸大到以它作为把学生分为两类的依据:一类学生可以“择校”,另一类,对不起,就不行。

  被异化的“特长生”

  什么是“特长生”?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国百科全书·教育卷》直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均未找到此词条。只在《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找到“特长”一词的注释:“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这样一个注释,好像和小学生也很难搭界。

  这么多权威的辞书上找不到“特长生”之谓,说明这些辞典是大大的落伍了——就冲这个词这两年让人耳朵都起茧子了这么高的出现频率,也值得收入。当然,这也说明“特长生”一词是最近几年发明的产物,是我们一些搞教育的人的一种“创造”。当然因为有需要才“创造”——“创造”也不白“创造”,就是“小升初”时,它能派上用场,成了可以跳出“电脑派位”进入“重点校”的“敲门砖”。

  当然,这就首先有一个概念辨析的问题。在学生中,似乎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它的名分叫“特长生”。我们说,一所学校里,有张三、李四、王五、马六等学生是“特长生”,当他们荣列此“桂冠”时(当然,学生本人并没有过错),我们同时也就是说剩下的其他学生不是“特长生”——有“是”就有“不是”嘛!这是不是把学生这个人群变得“复杂”啦?“特长生”享受入学择校的“特权”,不是的不能享受,这是不是把“小升初”的事情也弄得“复杂”啦?

  “择校”造就“特长生经济”

  每一个孩子,只要正常,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兴趣,也会形成一种“特长”,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升学择校”扭曲了它,使它发生了异化。把学生一种普通的素质夸张了,夸大到以它作为把学生分为两类的依据:一类学生可以“择校”,另一类,对不起,就不行。

  其实,文艺爱好、科技爱好,每个学生都可以有、都可以培养,确有潜力和突出才能者,学生本人和家长愿意也可以送进专门的音乐学校、舞蹈学校,确有体育专长的可以送进“青少年业余体校”。普通中小学不必追求办成具有专业水平的文体团体——群众文艺、群众体育就可以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经过三年或者六年的学习,离开了小学中学,还有新的学生加入,社团活动会有许多新的文体爱好者,会形成很多新的文体骨干。所有学生都有参加文体社团和文体活动的自由。至于科技爱好,与学科“特长”本来就划不出截然的区别来。中学里设立的这些文体科技社团,也不应该成为那些在小学里冠有“特长生”名分的学生的特权,所有学生只要爱好都有资格参加。素质教育不是为了打造特殊的文体团队、“科技团队”去拿什么金奖银奖金牌银牌的,而是为了给全体学生创造文体科技兴趣爱好的机会。一所学校的文艺体育或者在某一学科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是很正常的,但是这完全不需要把“特长生”异化成一个“特殊群体”,又从而使这一学校成为了另一类学校。

  今年,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特长生”取消了,唯独保留了文体“特长生”、科技“特长生”。可以想见,这被特殊保护了的“群体”,将会空前火爆起来——万花纷谢一时稀,劲儿都憋到这一块儿,就剩下这一条“择校”的通路了嘛!

  “特长生”带动了“特长生经济”,就像当初“奥数”带动了“奥数经济”、“公共英语考试”带动了“公英经济”一样。可以预见,当保留了什么“文体”、“科技”等“特长生”的“特殊功能”(“择校”)时,一定会刺激这一类“培训班”的火爆,形成这一类“特长生经济”。

  取消“特长生”回归教育公平

  鼓励学生学有特长而不设“特长生”,学生的特长就会遍地开花,每一个学生都是“特长生”。鼓励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不必冠以什么特殊的名分成为变相的“重点校”。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异化的分类,将不可避免地给学生的成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不利的后果,也给教育环境带来污浊。不管叫什么类别的“特长生”,如何甄别它又如何在“小升初”中操作它,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您掂量掂量吧!

  记得2007年年初“两会”时,市里一位领导曾经表示,三年内取消“特长生”。今年取消了学科“实验班”,等于取消了学科“特长生”。这取消“特长生”的路算走了一半。取消“特长生”是为了落实《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所要求的硬件均衡、软件均衡和生源均衡,那条路就更长一点。教育工作者应该牢牢记住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讲的五句话: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小升初”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办好教育的根本方针。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