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小升初:什么时候有个稳定的政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 14:39 新京报
小升初的政策多变,甚至于每年都在变,区与区之间都有很大差别,使家长们无所适从。因此,教育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必须保障它的明确性和稳定性,使学生与家长不至于因政策变化而焦虑,并造成升学失误。 一年一度的小升初又开始让很多学生家长穷尽心智。日前,北京小升初的文艺体育科技等特长科目考试在各校展开,一些科技特长生的要求已经达到获“国家级”奖的标准,一些县区则实行了推荐入学的新政策,这使一些学生家长觉得没让孩子就近上普通校是一次“失误”。 最使家长们感到有失公平的,是一些质量好的学校组织的“地下”考试,它需要熟人介绍引荐,以避免公开化遭到社会质疑,其实接受考试的除了学生自身素质还有赞助费、家长的素质或关系。这种考试是学校在将自己的资源与权力最大化,它没有统一公开的标准,学校拥有绝对的优选权。而学校最终选取的,是学生的素质还是家长的关系,或者高昂的赞助费,只有校长知道。 显然,这种熟人介绍有保密性,尽管部分家长也是受益者,但它损害的是教育公平,它使学生接受到一种不良社会规则的熏陶,在日后的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课程中,会让这些学生觉得虚伪。所以,教育不公真正受伤害的,是一代孩子的道德良知。 从去年开始,多种社会上评定的文艺科技获奖证书,不再被认定为有升学价值,只有极少数国家级、市级及教委组织的比赛获奖证书被认可,其目的是对学生泛科技艺术比赛的一种解放,但新的问题应声而来,被认定的比赛也正在被泡沫化、关系化。 因此,政府教育部门要做的,应该是公开、公正,将决策与选择、录取等过程都放到阳光下。譬如政府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城市校际师资与管理者的合理流动,着力加强薄弱校的建设,学校硬件与软件相对平衡,就不会有家长穷尽心思去找旁道了。再如制订升学政策之时,应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并组织相关家长听证,也可利用电视与网络进行辩论,使政策出台时尽可能合理,为更多的家长接受。 现在的情况是,小升初的政策几乎每年都在变,区与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别,使家长们无所适从。因此,教育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应当尽量保持稳定性,使学生与家长不至于因政策变化而焦虑,并造成升学失误。 还有就是制约相关学校,建议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界人士、家长代表等组成教育公平督导组,专项检查各学校的小升初。教育要实现公正,公办名校、条件优越校就应该远离“市场”,学校财务要透明,并且必须收支分离,义务制教育阶段不必使孩子们恶意角逐。 我所认识的一位家长,他说自己现在所有的努力就是希望将孩子送出国,因为十几岁的年纪,眼镜就达400多度,他不愿意让孩子再这样无意义地拼命。而当孩子之间的学习竞技,逐渐演变成家长整体实力的角力时,政府既不能做旁观者,更不能推波助澜,而应该以孩子权益为中心,以民意为基础,将政策制定在阳光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吴祚来(北京 学者)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