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部吕同舟谈社会大课堂活动的认识和体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6日 15:53   新浪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北京市2008年9月1日推出的重大教育工程,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实践育人、整体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海淀区作为教育、科技、文化大区,依托区域科技人文优势,从海淀的教育条件和学生需求出发,强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借助社会大课堂的广泛平台,将课堂教学、兴趣培养与科技活动有效结合,在大中小学联动、高科技企业参与、课题项目带动、区域整体推进、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气象万千大课堂,生机蓬勃清华园。在这草木旺盛欣欣向荣的美好季节里,各界高朋、各位同仁济济一堂,走进清华园,走进中科院,走进大课堂,共同感受、体验、交流、展示与分享,共同探讨社会大课堂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进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应用与发展。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向清华大学、中科院及各资源单位对此次活动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对前来参加海淀社会大课堂高峰论坛暨特色活动博览会,并为海淀社会大课堂付出辛勤工作、付出贡献的各位领导、专家、各兄弟区县的教育同仁、各位校长、老师、同学们及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诚的感谢。

  社会大课堂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的一项素质教育工程,这既是政府从教育的角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体恤学生需求的一项实事,也是利在当代惠及长远造福子孙万代的一件大事。为了贯彻落实世教委关于推进社会大教堂持续深入发展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大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区教委结合海淀资源特点,深度开发并充分发挥区域科技教育文化优势,借助社会大课堂的广阔平台,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区域资源单位沟通协调联合联动,共享共生,努力探索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结合,共同育人的创新之路。努力形成海淀社会大课堂的区域特色,在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热情支持和通力合作下,由海淀区教委、清华大学、科教院、中科院、科学传播办公室联合主办,由区教委社会大课堂办公室、清华附中、中科院天地生科学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举办本次海淀社会大课堂高峰论坛暨特色活动博览会。

  本次活动由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五个重点活动组成。一个中心是本次高峰论坛和特色活动博览,两条主线是体验清华、体验中科院。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为“双百行动”,百名清华大学学者解读百科知识,让孩子在清华大学上一节实实在在的实验室探究课。另一个特色就是在中科院举办的“五个一”活动,即体验当一天科学家,搞一次科学探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一节课,表演一场科普剧,与科学家进行面对面的研讨。

  这次活动历时一周,预计参与师生达5000人次。今天上午我们在清华大学主楼一层报告厅举办社会大课堂高峰论坛,这是本次系列活动中规格最高、影响最大、最具思想力的活动。参加高峰论坛的既有各级领导、各方专家、各界代表,也有中小学校长和学生,我们将聆听来自各方的声音,我们将期待精彩、震撼与启迪。

  社会大课堂是一项政府工程,需要各级领导高瞻远瞩与远见卓识,需要方向引导和观念的引领。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指引,对社会大课堂的推进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首先有请教育部青少一司校外教育处处长吕同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朱小蔓女士和海淀区教委孙鹏主任分别做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吕同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对今天的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活动,不仅是探索一种体现现代环境育人的教育形式,更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中央八号文件,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我至今还记得,2004年中央八号文件,也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以后,教育部领导就明确提出了教育部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八号文件的八项措施,其中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整合社会力量,共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至今还记得2006年,在当时基础教育司分管德育和校外工作的高鹏同志的领导下,我们专门发函委托北京市教委开展社会实践的探索活动,与北京市教委特别是德育处关处长一起共同商讨、探讨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育、服务儿童,推荐社会实践大课堂在北京的开展。

  同时我还记得经过北京市教委,特别是在北京市社会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一年多的努力,北京市召开了社会实践大课堂的启动大会,北京市委、市长郭金龙亲自到会讲话,体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对社会实践大课堂的一种高度重视。今天,我又有幸到海淀,参加海淀的社会实践大课堂的启动活动,参加海淀的社会实践大课堂的高峰论坛,我觉得是一件非常荣幸和非常高兴的事。下面我就从工作的角度,谈一下我对推动社会实践大课堂这项活动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也是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21世纪的教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将教育置于一定的社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用,着眼于有利于营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氛围,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将进一步解释和证明环境育人或者说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作用这一基本的社会现实。环境的客观实在性、社会的普遍联系性,以及当今信息技术广泛的传播性,都在提醒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今天这个时代封闭办学、封闭办教育已经没有出路,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置身于社会大系统其中,受社会改变和发展的影响,只有认识到这个客观事实,才能够充分地推动教育与社会的普遍联系,发挥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实践对教育培养人的作用,才能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所以,社会实践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教育手段,它其实是我们深化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我个人认为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得到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社会实践大课堂顾名思义它的资源在校外,它的阵地在校外,它的活动也在校外。尽管我们承认社会环境对人成长的客观影响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追求的是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成长积极、正确、高效的引导,而不是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放任自由的影响。然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又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社会价值观多元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回避复杂的社会环境可能对未成年人带来的消极和不利的影响。因此,从教育者的角度,我们就必须实施和推进社会大课堂,在实施和推进社会大课堂的进程中就必须对所依托的社会资源进行筛选,对开展的活动进行设计、组织、规划和引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全面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今天海淀举教委在清华大学开展了这项活动,就充分体现了海淀区教委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高度,抓准了科技创新这个主题,抓住了海淀高校科技资源丰厚的优势和特点,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就是抢占了制高点。所以,这个事情做得非常好。

  第三,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校内外结合的教育形式,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措施,才能有效地实践并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北京市教委组织实施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一年多来取得积极进展,得到了社会良好的反应,得到了学生、学长家长的认同和欢迎。刘延东国务委员曾经在看了北京市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有关情况反映后,专门批示,说这是一个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形式、好做法,指示教育部要认真总结和推广经验。

  领导同志的批示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也是对我们做好社会实践大课堂工作的一种鞭策。如果在良好的基础之上,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并使之形成长效机制?我个人认为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特别是建立保障措施和保障机制。我个人认为,有一些关系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比如说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效结合的问题;比如说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与校内学习、课内学习的关系;比如说学生的学习时间,特别是课堂的学习时间和校外实践大课堂的学习时间如何有效的分配问题、社会实践大课堂校外资源的有效利用、整合问题、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评价问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安全问题、社会实践大课堂长效实践下去的经费保障问题、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校外资源单位他们的师资培训、课程开发问题,以及参与整个社会实践大课堂的交通保障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推进社会实践大课堂所必需认真考虑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这个系统工程没有处理好,任何一个部分出现了障碍、梗阻,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教育部门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它纳入多政府的意识,从政府办教育的社会角度统筹协调区域内各项资源,才可能为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提供保障。

  总之,我个人衷心的希望海淀区的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在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下,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能够取得有效的发展,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获得学生的欢迎和肯定。    谢谢大家!

论坛发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朱小蔓谈德育更需社会大课堂

>>>海淀区教委孙鹏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

>>>中科院吴新智院士预祝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中关村街道办事处:统筹区域资源 提升教育实力

>>>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邵天敏谈素质教育的目的

>>>学校主要从三方面开展社会大课堂

>>>学生代表谈社会大课堂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铁道:社会大课堂三点建议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