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75届学生吕维平:怀念亲爱的孟广平校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 18:04   新浪教育
资料图1
资料图1
资料图2
资料图2
资料图3
资料图3

  虽然离开母校已经整整的三十五年了,但在母校的那段时光却使我时常梦牵魂绕。也许是因为参加了学校广播室工作的原因吧,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学校的领导。

  孟广平校长是在北大撤销了江西鲤鱼洲分校后来到北大附中任职的(校长那个时候被称呼为主任——即革委会主任)。孟广平校长文革前就曾任北京大学教学行政处处长。他四十来岁,中等身材,短发,一副宽边眼镜透射出一个知识分子英俊、深邃的目光,嘴角微微向下,流露出坚毅的性格。孟广平校长不善言辞,他对人对事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但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话语之间带着智慧、带着幽默。最使我难忘的是孟广平校长那丝丝入扣的实干精神。

  1971年3月18日,为了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学校组织了一次特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在政工组(政治工作组的简称)的调遣下,章熊老师、韩维纯老师、加上学生中的宣传骨干徐冰、金炎、陈非亚、黄大京、汤潮等多路人马悉数到齐。为了再现拉雪兹公墓的公社墙和那面猎猎招展的公社大旗,在专栏上必须有两幅巨型宣传画。时间实在是太紧了,即使是使出各位高手的全身解数,也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这样的创作。

  下午的课程刚刚结束,一台能把画册上的图片清晰地投射成四张整开纸大小的投影仪摆在了大家的眼前。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看着它暗绿颜色的机身,和那支直径达100多毫米的傲人ZEISS镜头,大家顿时平添了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干劲。这件及时驾到的设备正是新来的校文革主任孟广平专门从北大借来助阵的。

  广播室可说是业务繁忙,大到全校规模的各类会场,小到年级水平的会操列队,所需的音响无不出自广播室的工作。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的那个话筒,却始终被一块红布严密地包裹着,这不仅仅是广播室的同学们为了保护话筒而采取的措施,其实,也是为了遮挡它缺少了下半部分的尴尬。长久以来,广播室的同学多么希望能有一个既能保证音质又有漂亮外观的话筒啊!抽屉里的那几个徒有外表的话筒,一有时间就被同学们摆到眼前摆弄摆弄,期望着、梦想着它们能被修复。终于有一天,在四方型的底座上竖立着一个长方鼓型的麦克风,真的被摆在了广播室的桌面上:灰色柔软连线的一端带着一个金黄色的插头,微孔的金属材料泛出熠熠的光泽。如此精美的造型和那一行小字引得大家赞叹不已“made in germany”。听陆紹儒老师说,这是老孟从北大调过来的。

  广播室仅有一台录音机,它担负着录音、放音的工作,但遇有需要转录的事情,就只好搁置。不能转录,也就无法拼接出一个连续播放时间较长的音乐。在当时每当学校召开各种大会的时候《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样的乐曲无不需要经过剪接处理而成。对设备的渴望,和对工作质量的追求,日复一日地在广播室同学中间挥之不去。忽然,有一天晚上,在高中楼西段小楼道广播室机房的门前出现了两个大小一样的纸箱,鲜红的大字“钟声L-601型磁带录音机,上海录音器材厂出品”煞是耀眼。它们难道是属于我们的吗?(两台录音机差不多要2000元钱啊!)它惊得我们简直快要说不出话来。这一次,我们好奇地问老孟,怎么一下子来了两台?老孟用他那厚厚的男低音和蔼地告诉我们:这是我在校领导的会议上为你们争取来的。

  随着广播室设备的逐渐改善,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我们找机会冒昧地向老孟反映了录音带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我们自己也很清楚,一盘60分钟的录音带的价格是16块人民币。如果提出购买计划,学校一下子要拿出这笔钱是有困难的。但是没过多久,广播室的桌子上又真的“飞来”了一摞录音磁带!看上去这些磁带比我们以往使用的规格大很多,在盒子的侧面还清楚地记录着一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播出的节目内容。原来,这是孟广平校长从专业电台搞来的一批用于开盘录音设备的旧录音磁带。我们只需买一些空的磁带盘(每个仅需一块多钱),把它们重新盘绕进去就行了。巨大的惊喜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集体的行动。广播室的同学们买来硬纸板,在上面比着尺子一个一个地画上线条,然后裁开制作成一个一个的磁带盒子,还要用一张印有磁带编号、录制内容、录制时间、录制人的纸贴在上面,俨然一副专业的样子。仅这一次,广播室的录音磁带剧增了数十盘!

  孟广平校长把自己对学校的工作的专注与对学生的爱都一点一滴地倾注于工作的细节。校园的面貌也随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设备水平的提升,使原先的直播改为录播,消除了播音中的磕巴,一天三次的播音有了技术上的保障。运用多台录音机的组合功能,广播室的同学们甚至编辑播出了配乐采访节目。《高二(2)班的同学修葺校园东侧围墙》这一专题报道,就把录音机搬到同学们劳动的现场,瓦刀与砖头的碰撞、敲击声、同学们愉快的说笑声与接受采访的同学的声音交汇相容,大大地丰富了广播内容。《北京颂歌》、《颂歌献给毛主席》、甚至奥地利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的世界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使校园里洋溢着高雅的文化气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课余时间的生活,同时还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北大附中的校园不再寂寞,北大附中的学生所享受到的是比外校更多的文化熏陶。在孟广平校长的精心呵护下,北大附中不断地积淀着自己健康、向上的底蕴。这一切为后来北大附中成为全国知名的好学校积蓄集聚了蓄势待发的力量。

  孟广平校长不仅十分注重学校各部门的基本建设,他还潜移默化地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影响大家、带动大家。参观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的时候,孟广平校长以平常的口吻,为身边的几名老师和同学深入简出地讲解分子筛的有关知识。在学校的课堂里也经常能看到孟广平校长的身影。1972年、1973年的一段时间里,孟广平校长利用学校的有线广播网,在每天早上都安排了半小时外语课范文的朗读时间。并要求有关的各位老师组织本班学生认真地听、认真地模仿,从而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在外语课的带动下,数、理、化各科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迅速地提高。毫无疑问,这一举措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中学校园里开辟了运用电化技术促进教学的先河。而这正是对孟广平校长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工作习惯的最好的诠释。

  星移斗转,时光消逝。我们亲爱的孟广平校长已远离我们而去了。昔日的校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当我们再次踏上这块土地上的时候,它对于我们毫不陌生。因为我们从未放弃过对母校的牵挂,我们也从来没有忘记过母校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1975年3月13日的那个早晨,我们告别了母校,孟广平校长亲自护送我们一行52人(孟广平校长的爱子也名列其中)迎着凛冽的寒风赴延庆花盆公社插队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在纪念母校50周年华诞的时候,回首那段不平凡的在校生活,我们为母校所取得的骄人成就而感到无限的自豪。忆昔抚今,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今天而辛勤工作的人们。此时此刻,涌上心头的点滴往事,只是孟校长对附中的贡献的沧海一粟。在北大附中50年绚丽的花环上有一朵灿烂夺目的鲜花,我想那就是我们亲爱的孟广平校长。

  当年的毛头学生今天已经成了在各行各业的中坚,我想,这也是我们对老校长的最好告慰吧!

  2010年8月22日(于北京大学燕东园)

  2010年8月31日 

  修改完成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