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大附中老校长们谈50年发展历程(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6日 16:25   新浪教育
校长访谈
校长访谈

  北大附中四级火箭式培养模式成为英才辈出的摇篮、名师成长的沃土、教育科研的基地,独特的风格和优秀的传统成就了这50年的辉煌。在50周年校庆之际,北大附继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为国家输送有用之才。以下是校长论坛文字实录。

  王铮是我校82届校友,现任北大附中校长,现在就让我们把话筒转到给王铮校长,由他代表我们来采访我们的几位老校长,有请!

  王铮:各位教师、老校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这个聚会是一个纯粹我们这些老师、这些校友自己的一个聚会。

  今天我们在一起大家最想见、最难得见到的就是我们这些老校长,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他们都把握和见证了附中五个年代的发展历程。

  最开始60年建校的时候是刘美德校长,尹企卓是北大的教务长兼北大附中的校长,但是从60年到68年,刘美德校长作为常务副校长主持附中的工作。我们都知道附中一开始的发展就定位在一个北大附小、附中、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四级火箭式的目标。从北京大学又来了43位年轻的助教,跟104中有经验的老师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师资、这样的办学目标我想在当时都是罕见的。

  刘校长到附中来主持工作,我想当时您的心情和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刘美德:当时北大把我和一批年轻教师调到附中来,当时我们是那么年轻,对中学没有经验,可是我们当时根据北大党委的要求,要把北大附中办成一个有高质量的中学,不同于一般的中学。所以,大家热情很高,当时大概不拘泥于教育局规定的怎么办学的办学方式和要求,所以大家群策群力,大家热情很高,大家比较有开创性,突破一些原来旧的教学模式,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北大附中走出了一条跟议案中学有一点不同的路子,这样也就为现在的北大附中打了一个基础。

  王铮:其实附中从一开始创建就注定了它不平凡的道路。到后面66年开始“文革”之后,全国包括学校都乱了,那个时候我想您建设这样一个中学,这样的信念和目标有没有一些变化呢?

  刘美德:没有变化,当时虽然北大附中也很乱,可是当时我相信那个情形是不会长久下去,北大附中还是会按照原来的办学目标坚持下去。

  王铮:确实,这些老师的坚持为附中的发展留下了坚强的种子。“文革”结束之后,附中便借着这样的一个基础和优势异军突起,在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是附中走向辉煌的黄金时期。夏校长一直说他赶上了附中这样一个辉煌,在这个时期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夏学之:我1979年来到附中,我跟广平校长共事了一个学期,但是这个学期对我来说收获很大。我接了一个好班,孟广平办学思想概括起来,带有一点无为而治的色彩,但是他把北大的精神带到北大附中。北大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蔡元培先生的八个字“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孟广平校长办学能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孟广平校长调到国家教委,我总结了孟广平校长的办学思想,概括起来要把北大的精神在北大附中发扬下来,那样便是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思想,不要限制任何一个老师的发挥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我概括起来北大附中办学的16字方针,那就是“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培养志趣,发展个性”。在北大精神的指引下、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北大附中始终坚持这16字方针。所以,北大附中在80年代应该是最辉煌的年代。北大附中从来不追求升学率,但是北大附中升学率是北京市之首。北大附中不仅看着金牌,但是北大附中各种竞赛的金牌,不但是国家第一,世界也是第一的。

  80年代北大附中的辉煌,我相信90年代以至于到现在的王铮校长,我相信北大附中将更加走向辉煌。

  所以,概括起来我接了一个好班,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谢谢大家!

  王铮:确实夏校长说的很自豪,我也自豪一把吧,我也是80年代在北大附中学习的学生,也赶上了一个好的时候。北大附中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也不断的发展创新。到90年代学校又经历了高初中分离、扩招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当中,学校又碰到了怎样的问题,又怎样应对,我们请赵校长给我们回顾。

  赵钰琳: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北大附中50年了,辉煌可以再辉煌。在我当校长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北大附中四面透风的现状没有改变,比如说很多骨干教师、老教师退下来了,还有一附中、二附中合并了。北大附中又面临着经费的困难、生源的困难,怎么办?正如夏校长讲的,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遵循最初北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我在当校长期间,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说“校长,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是什么?”我想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特色不能变,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是什么呢?首先要看看北京大学的办学特色,因为北大附中是北京大学的一部分。今天的主席台上的刘美德校长、林建华校长还有我,我们都是北京大学化学院的老师,就说明北大附中跟北京大学的渊源是源源不断。

  为了介绍北京大学的特色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曾经到北大做过多次报告,有一次在报告中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每一年外交部要吸收30—40名大学生、博士生,作为部长要跟他们见见面,座谈一下,完了以后他就点出来谁是北大毕业的。我们就问他,你怎么知道?他说那些不讲套话,不讲虚话,而是具有个性、有思想、有见解的这种人,多半是北大毕业的。就是说北大培养的是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生,北大附中也是要培养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生。因为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是创造的基础。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这种培养目标是不能变的。

  北大附中的学生具有思想、见解、个性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北京大学的学风带来的,是北京大学派来的老师带来的。所以当时我就想北大附中要用名师,名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由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这就是我们中国未来需要的人才。美国是经济大国,它发号施令,我们不如它,因为它经济强,科技就是明天,今天的科技美国很强,但是教育是靠后天,未来是靠教育的,我相信北大附中的老师和学生,通过老师的传帮带,培养一大批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生,他们是未来的接班人,是杰出人才,那么我们中国的未来就有希望了,希望北大附中能够为中国的辉煌做出贡献。

  王铮:进入21世纪北大附中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我们新的大楼拔地而起,学校有更丰富、更多彩的活动。在这个时期怎么坚持附中的传统,坚持附中的发展方向,康健老师做了极大的努力,请康老师讲一讲。

  康健:老师们、同学们,首先我要说我是很荣幸,是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接过了我们老一辈的接力棒,在附中担任校长,这是我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另外,我也应该说也许这是我的人生一大因缘,因为我曾经在这里读书,那是1965年我入校的时候,是68级高一二班的学生,后来我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一个校长,我认为这是人生的因缘。这种荣幸和因缘让我带有特别的感情和心态进入了校长的岗位。在新世纪起步的时候,在以前历任校长、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学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正如刚才王铮校长所说,那个时候我的前任赵校长已经开始规划新世纪的蓝图,我们教学新楼已经拔地而起,新的操场也初具规模。在这个基础上我和我们的老师们又把学校其它的建筑,除了我上学时候的老高中楼之外统统拆掉,又统统建成新的,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当年四面透风的北大附中完全不一样。

  其次,我们学校也迎来了扩招的大发展,那个时候我们学校里边招生的学生已经和当年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在新世纪里我们又逐渐完成了新老交替,特别是我们大量的年轻教师进入附中,使得我们在推进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

  我自己感觉我在做附中校长的时候,我一直感觉到我后边有一双双手在推动着我。因此,北京大学的“科学民主”的精神以及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发展个性、涵养人格,以及学校逐渐形成的师生和谐、教学相长,让我看到了北大附中一直是在按照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在办学。我们没有左顾右盼,我们也没有与他人攀比,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风格,我们有自己的标准,我们有自己的理念。因此,北大附中办学是踏实的。

  我也要讲两个例子来证明,一个就是2003年的时候,“非典”袭来,全国人民、全国的学校都面临着挑战。其实这次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和卫生的挑战,其实也是教育的一个挑战,那个时候我们同学回家了,我们的老师在网上工作,那个时候一个学校的实力就体现出来了。正是在那一年,我们的学生赢得了海淀区前两名,都是我们北大附中的学生。那一年北京的理科状元也是北大附中的学生。当然我不是一个只炫耀状元的校长,其实我们北大附中的精神既在老一辈的校长老师身上,也同样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伸张。我想我此时此刻特别能记住,特别让我感到荣耀的是我们学校的莫潇燕同学,他从我们学校毕业,后来到了北京大学读书,我一直把莫潇燕看成是我和我们学校的骄傲。我在附中工作期间,一直希望北大附中是一个师生乐教于斯、学生勤学于斯的沃土,今天我看到了学校新的发展,让我自己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再一次感谢曾经教过我的老校长、老教师,也感谢曾经与我8年共同奋战的老师和同学们,谢谢大家!

  王铮:也谢谢康校长。正如康校长所说的,北大附中是一所有精神的学校、有追求的学校,是一所独特的学校。走过了50年,下一步它怎么发展也是摆在我们所有老师、校友面前的一个问题。我们想北大附中一定要走自己的特色,要办成精品。同时它要很好的依托北京大学,真正作为北京大学的原来四级火箭的目标,跟大学一起走在教育的前列。

  今天林校长也很巧,他也是北京大学的教务长,我们第一任的尹企卓校长也是教务长,我想北京大学对我们的期望和支持也一定是附中发展强大的后盾和动力。请林校长给我们讲话。

  林建华:各位老师,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我们北大附中50周年的校庆活动。我来了发现,虽然我没上过附中,但是我跟附中还是有渊源的。刘老师是我上北大化学系的副系主任,负责学生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赵老师是我们的老师。虽然没有在附中上过学,但是这两位老师是我在北大上学时得到了很多教诲。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中学,我来的时候也看到了北大附中的前辈、老师们、学生们在建设北大附中,形成北大附中办学特色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从北大来说,北大和北大附中是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在学校里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负责附中,联系附中。在过去大概7、8年时间里,我跟康校长、王校长都做了很多交流。

  首先北大正在经历一个飞速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为自己定了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使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到2020年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一,这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这样一个目标。所以,北大在进行本科教育的改革,在做本科教育改革的时候,当然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要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这是很重要的方面,要使北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培养计划更加多元化、更加个性化,这也是重要的内容。另外,我们也在推进学校的本科学院的建设。不论你做本科教育什么样的改革,你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就是来到北大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这也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过去我们说我们面对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应试教育来进入到大学的,这些学生缺乏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所以我们的大学必须要提供除了专业教育之外,要提高通识的教育,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动通识教育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在将来教育的发展当中,很显然大学要和中学很好的衔接起来,我们特别希望大学能够对中学的教育产生更多的影响。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他们志向高远,同时又能够脚踏实地,有一种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实际上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出来的这些独生子女所缺乏的。所以,我们希望中学能够除了给他们专业知识教育之外,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其它方面全面的素质教育。同时实际上从大学的教育来看,其实学生毕业之后成功的也好,不成功的也好,最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并不是智力的因素。特别是对北大这样的学校,进到北大的学生都是智力非常优秀的,但是他们成功与失败与否很大的因素是非智力的因素占更重要的原因。所以,希望我们的中学教育将来要给学生一个全面素质的培养,给他们更多道德上、精神上的滋养,使他们能够成为未来国家所需要的优秀的人才。

  最后,再一次祝贺北大附中建校五十周年,也祝愿附中能够在今后的基础教育当中做出更好、更多的贡献,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谢谢!

  王铮:谢谢林校长,也正如林校长指出的,其实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在中学阶段他的价值观的教育对他会影响一生。我们现在也正在提出我们的一个培养目标,我们想这样提出来,北大附中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积极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和对他人的关爱,我这样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新世纪人才非常重要的标准。

  北大附中50年发展经历了很多机遇,也经历了很多挑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敢闯敢试,能够走出我们自己更出色的道路。

  在此,我也再一次感谢诸位老校长,感谢所有的老教师,也祝老校长、老教师身体健康。也祝我们的学校在今后的五十年里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

  刘美德:我还想多说两句,我今天非常幸运能够参加北大附中五十周年校庆。因为我觉得当初和我一起创建北大附中的人,像北大的陆平校长、尹企卓校长还有其它一些同事,他们已经不在了,而我虽然经过文化大革命,到今天还能和大家一起坐在这儿,庆祝北大附中校庆,所以我感到我很幸运,也很激动。

  谢谢大家!

  徐楚乔:再次让我们用掌声感谢我们的老首长。

  更直接教我们知识的是年事已高的老教师,今天有80多位老教师来到现场,他们就在我们中间。我们思念他们,他们也更加想念我们。看到每个学生都成为了祖国的有用之才,他们多么欣慰。看到不少老师白发苍苍,他们对人生,对教育事业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