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10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校的1000多名学生组成的世博会现场票务志愿者团队,以误差率仅为千分之一的出色表现获得了集体表彰。当人们把目光从“小白菜”转移到这支默默无闻的中职生团队时,很自然地消解了以往对中职生的误读。
“把提高专业技能和培育综合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是近年来上海中职课改的攻坚点。”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告诉记者。如今,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品行技能与岗位期望“零距离”,成为上海中职课改的“品牌”。
新课程标准推进“双证”融通
进入新世纪,上海城市经济“大棋局”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升级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传统制造业明显萎缩,以汽车、石化、新材料、金融、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随着上海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很多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逐步与国际接轨,一大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在生产中应用,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沿袭了几十年的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三段式”课程设置越来越难以适应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能力为本的任务引领型中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由此拉开帷幕。这种课程模式摆脱了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从岗位需求出发,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中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为了确保这一模式得以落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为42个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工作流程。每个专业都成立了由行业及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的专家、课程专家和学校资深教师组成的专业标准开发项目组;项目组进行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导手册》,开发出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拥有多个技能证书的学生就业优势明显。但问题随之而来,中职生除了要完成学历教育外,还必须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各种与就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历教育与证书考核“两张皮”的现实问题,就成了衡量课改是否成功、有效的重要指标。为此,上海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选择课程内容。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职业能力?最直接也最具实效的方法就是把与各专业相对应的各种职业资格所需的技能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并以此实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培训等各个环节的整体联动。
在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标准开发项目组提供的研究报告中,记者看到,共有制冷设备维修工、维修电工、中央空调工、制冷工、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上岗证书等5个职业资格证与该专业对应。而在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中,这些资格证所要求的技能考核项目又与各工作任务模块实现了紧密对接。
截至目前,由政府牵头组织、依托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已完成了42个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对应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达371种,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标准244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357门。这些专业基本涵盖了上海经济发展的绝大多数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工作岗位,新的课程标准推进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行业性职教集团解校企脱节难题
上海从2007年起尝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至今已先后建立了现代护理、交通物流、电子信息、商贸、旅游等以专业为纽带的行业性职教集团,以及嘉定、徐汇、闵行、黄浦、浦东新区等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特点的区域职教集团,10个职教集团形成了行业与区域纵横交错的崭新局面,集团化办学的聚集作用和辐射功能初步显现,学校、行业、企业、区域联动的“大职教”新格局更趋完善。
卫校护士学的大多是护理单项、专项技术,医院护士则需要全方位的操作本领;金融单位需要复合型人才,会计专业学生却在按部就班学习;职校还是老专业,区域经济则早已冒出新产业……几年前,尽管校企合作叫得很响,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
为此,上海开始探索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模式,着力解决校企脱节难题。为了让学生实现能力突破,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改变了国内护理职教传统的“专项操作”模式,引进和发展“系统护理”、“剧本式培养”模式。据介绍,以往专项操作模式培养的护士,仅能熟练操作某一技能,不能全面应对患者需求;而“剧本式培养”将学生置于护理情境中,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过去,一个专业对准一种行业,一个学生只能适应一种岗位,所学专业中高职难以衔接。这个问题,通过职教集团化办学迎刃而解。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由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市交通学校牵头,吸纳沪上2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覆盖陆海空交通物流领域,跨行业、跨系统、跨产业、跨地域。
“资源可以融合,平台可以结合。”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徐汇职教集团理事会副理事长陈青洲说。长期以来,漕河泾开发企业面临高新技术人才短缺、培养成本高的难题,区政府为此每年对开发区投入1000万元补贴,但在相关高端职业教育上存在盲点。徐汇职教集团依托自身平台资源以及复旦、交大的资源,形成政府、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体系,为园区内企业量身定制了面向在职员工与院校在读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
上海的职教集团视野不断扩大,道路越走越宽。商贸、电子信息两个职教集团与西部职业院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办学。一些职教集团还把眼光投向了世界。如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专业护理为基地,通过国际合作来办学,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8个国家的护理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借鉴和引进这些合作院校的成功经验,学校成立了国际护理教育委员会,邀请合作院校的护理学院院长、护理行业管理部门官员、临床护理专家等国际专业人士担任委员,组成“智囊团”,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政府主导确立中职教学改革新目标
今年3月,上海提出了中职教学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创建100门精品课程、80个特色鲜明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专业;重点扶持20个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依托职教集团开发和完善相应的专业课程与教学标准。这标志着上海中职从形态布局调整全面转向以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
而促进上述转变和调整的关键在于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上海坚持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加大投入,促使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明显增强。上海市教委引导学校主动面向市场、面向产业,调整专业结构,市区两级政府为主投入1.5亿元,打造100个重点专业,基本覆盖了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的11个大类专业,其中8个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示范性专业点。目前上海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分布在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42∶55,基本与近年上海“一、二、三”的产业结构比例相适应。
在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日益显现的过程中,政府坚持用机制推动交流共享。如今,每三年举办一次“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建设展示交流会”,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给予奖励,鼓励学校创新求精。每四年举办一次“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使教师在教学水平、专业技能、评课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每两年举办一次“星光计划——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比赛”,上千人次参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近百人获得劳动部门的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上海整个产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而且仍在不断的调整中,因此上海中职教学工作的重点始终围绕区域经济调整,进行相应的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不断加强专业、课程、教材、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听取来自行业企业方面的意见,建立有效的专业建设调节机制,通过建设职教集团、鼓励校企合作等方式,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为凸显学校办学自主权,提升职业教育内涵,上海市教委于2004年颁布《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从2005学年开始,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新专业设置由以往的行政审批制转变为学校自主备案制,规范了专业设置,拓展了学校的专业内涵,提升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