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段微微
2011年中考已成往事,对即将迈入初三的学生而言,更为关心的是这次中考的题型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接下来一年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对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进行分析。整体而言,2011年的中考较2010年中考难度降低,题型大体较平稳,但在平稳和简单中,有一些新题型的变化,并随之出现几个难点,这些难点将是分析的重点。接下来本文将从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这五个版块入手进行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
整体而言,题量由四道增加到六道,增加的题型一为标点题,一为修辞题。难度上,最难的为新加的两道。
标点题难度集中在C选项和D选项。C选项的难点在于对冒号和破折号的区分;D选项则因文字量大容易造成学生的疏忽而成为难点。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应对标点题加以重视。
修辞题。大家复习往往存在误区,认为今年修辞题会很简单,因为从难度而言,中考考查的修辞种类不多,辨识也不难,但今年修辞题的难度未出现在对修辞的辨识上,而出现在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上,因此,实际上修辞题的难点出现在A选项。
综合性学习部分。
内容设置而言,跟去年一脉相承,依然选择社会热点问题,将其包装进学校的社会实践,设置三道题进行考察,内容上的规划变化不大。
题型设置上,今年的题型更加统一,考查的知识点比较集中,三道题其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给出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第一题较之去年,第一问出题形式变化不大,均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且其给出的材料的形式也没变化,一为表格,一为从新闻中摘抄的内容,其难度出现在要求在两则材料中找到共同点,也就是说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是去年未考察到的内容。第二问则是新题型,要求总结别人的思路,考察对提取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第二道题。如果在往年,第一题考查了材料的分析与概括,则第二道题应考查语言的运用或者给出一个活动,要求对活动进行某个环节的设计。而今年第二道题的提问形式依然为提取并概括所给材料的有效信息并得出结论,考查的仍为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第三道题,往年此题考查学生如何参与到活动中来,能为活动做什么,今年则要求补充题目,这很像“用对偶句为所给材料拟题”这类题,但后者不仅要求概括内容,同时要求字数和形式。今年则仅要求概括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这给初三学生的启示是。在综合性学习备考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一种题型,还是作为一种能力,概括都应得到高度重视。
文言文部分。
长度相对短小,内容亦相对简单。题型设置上第一第二题仍延续去年,分别为实词解释和句子翻译,难度不大。新意出现在第三题,往年第三题是文意理解题。此次在提问内容上出现新意,即是一道指代词的题。但这是旧瓶装新酒,即表面为指代词的题,实际仍考查文章的内容,具体而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所谓的“此”实际上是后面内容的高度概括。
现代文阅读部分。
文学类阅读。多年被抒情散文和历史文化散文挤到冷板凳上的小说今年成为考查对象,可说是现代文阅读的最大亮点。但文体虽比去年发生变化,这篇小说并不难,表现在人物设置简单,且非常典型,同时情节脉络很清晰。从题型而言,发生一些新变化,表现在第二道题的设置,这又是指代词的题。但仍是旧瓶装新酒,表面考查指代词,实际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对指代词的考查,在今年中考中连续出现两次,应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
说明文。内容上来说依然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了说明文文体的实用性,从内容以及结构上而言,文章都很简单,题型设置也不难。
议论文。内容非常简单,无论是对中心论点的提炼还是具体的阐述,都非常清晰。题型而言,依然考查三个方面,第一题,事实论据的作用,为平时的练习重点,不难。第二题,议论文的语言的严谨性,也不难。第三题推陈出新,不再像如“第三段的论证过程是什么”这样出题考查论证过程,而考查在某个段落中,事实论据如何为分论点服务。因此,初三备考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议论文中每一段出现的分论点及其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弄清每一个论据如何为其论点进行服务,其关系如何。
作文部分。
今年题目为《日积月累》,较之去年的《凝聚》,难度而言降了一个等级。今年的作文审题需注意两方面,一是当在文中体现一个过程,突出时间上的过程性,并最好能在其中设置某个细节作为亮点。二是当在文中考虑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要突出最后的属于质变的改变。
从平时的作文训练来说,今年的作文较符合平时准备的情感类文章和成长励志类文章。因此在初三阶段,建议学生作文方面的训练依然从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关注精神上的改变和成长,另一方面关注情感上在初中三年的收获。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