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微博)
现代文阅读在中考(微博)满分120分的卷面中占据1/4的比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而这一块的提高也是最需要花时间和下功夫的。它需要语感和技巧两方面的配合,而贯穿其始终的是一条基本的解题思维或者说答题思路,在有效思路的引导下才能做对题目,这一思路需要我们在平时有意识的训练和强化,在此,将基本答题思路做一归纳分析。
阅读的基本思路是分别从整体和细节两部分掌握一篇文章,而这两方面是分步进行的,两遍阅读分别完成这两个部分。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整体略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整体意思;同时凭借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阅读速度可以稍快)。文章整体意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章的大致内容。5W+1H (who ,when, where, why,what how)也即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文章的脉络结构。表层结构是指事件的行文结构,即分为几个自然段,哪几段是一个意思,讲述一个主要内容,这样的大段有几段,即可知道一共讲述了几件事,或是几个方面,做到对文中事件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深层结构是指事件背后的感情线索,即每一个结构层面上的感情发展程度,这对于理清作者情感思路,以致最终找到文章主旨非常有帮助。
(3)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通过对事件的了解和作者感情的分析,得出这篇文章的通篇情感倾向,价值取向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或者阐明的道理。
以上是读第一遍文章时需要从整体上获知的三方面信息。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文章细节关键信息的获取方法:
(1)找特殊位置的语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以及独立成段的句子都需要高度关注,这些句子会直接、间接的表明中心主旨及作者的立场;
(2)找特殊含义的语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这些句子往往和语句赏析或者段落作用一类的具体感知题相结合,所以在通读时要对这类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格外关注;
(3)找含有关联词的语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何况 , 然而)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情节的突变,作者的观点、文章的深层次内容、以及有特殊内涵的词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当中。
当把这两点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结合题目要求,理清要点,加工改造,概括提炼,认真答题。
答题时有这样几点注意事项:
1、审清题目,学会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没有要求引用原文的,但是原文概括已相当简练,可以引用或者以近义词来变换其中的某些词语,进而保持原文原意来替换。
2、细读全文,提取关键信息。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但是要学会提取原文中的关键信息,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是必须准确表达中心主旨或作者情感时,要学会有效提取,并进行相关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浏览分值,组织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要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以上是在做阅读时的一个基本思路,平时要按照这种思路多做练习,反复训练,才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和意识,在考场上应对自如,在答题中滴水不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