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一个几代人熟悉的名词。无论是其包含的教育理念,还是评选机制以及中考加分规则,如今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争议。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詹国枢和沈鹏联合提案,呼吁全国中小学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由此,一场“三好生”存废之争拉开帷幕。
而舆论热度尚未消退,近日,广州出台的2012年中考政策中,关于取消三好学生加分的变化,自然备受关注。(据3月11日《新京报》)
广州不再为“三好生”加分,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而我们除了关注会有多少地方跟进,更有必要探讨:“三好生”这个评价体系,究竟还有多少存在价值?
中国孩子何时迎来放牛班的春天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经历的每个国民,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只要考高分,让老师觉“听话”,那么便有机会成为“三好学生”。贴上好学生的身份标签,便可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无论是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开的“小灶”,还是离讲台的座位距离、考场安排的室内室外,还有更实在的升学加分……都是这些“三好生”们独享的特权。
我们必须肯定学校引进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但大可不必把学校打造成残酷的丛林。把每个孩子引导出智慧的盲区,是教师和教育机构的职责所在,衡量教育者成就的,却不仅仅只是那些分数高、成功升学的学生。但在目前的教育考评体系下,教师成绩的体现,似乎只能在高分率和升学率上体现。在这种考评体系下,加之对学生的评价权利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中,便难免出现教育宠儿和弃儿并存的诡诞现象。
在这个由学校和教师充当判官的教育丛林里,孩子和家长都不得不去适应他们制定的评价体系。孩子的童年本应是快乐的,哪个孩子不想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自由地奔跑?但多少孩子为了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连休息的时间都被放弃用来学习;哪个家长又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压力和焦虑下成长,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被这种评价体系边缘化,只好忍痛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亲自陪着孩子熬夜背书做题。为了不成为学校和教师眼中的弃儿,家长和孩子迷失了本性,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家长甚至放弃了对自己孩子的信任和孩子的自由。
笔者有个朋友,在孩子尚未入学的时候,曾信誓旦旦地说:要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他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可是到了孩子上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四处找关系,希望能够上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优越的学校;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也开始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逼着孩子在周末时间去各种辅导班学习,甚至在教师节的时候,也想着给老师送什么礼物,以获得老师的偏爱……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和评价,都在“三好学生”等独断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失灵。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包含家长在内其他社会评价体系,都没有参与的权利,对学生的评价如何能够做到公正全面?
法国有部电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曾经让很多人产生灵魂的共鸣。剧中的马修老师,善于发现和发掘每个学生特点和天赋,并且对每个学生都不抛弃不放弃,最终让一群边缘化、对未来失去梦想的孩子重新找回了理想的春天。虽然电影有演绎的成分,但作为教育者,在自己的评价体系中没有偏好,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不正是职责所在吗?我们的教育环境中之所以出现教育的宠儿和弃儿,根本上而言正是这种单一且蛮霸的评价体系所造成的,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充满热情,对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评价体系,那么中国孩子离放牛班的春天,还会遥远吗?
三好学生这种激励机制,很显然已经成为单一评价体系下的鸡肋,甚至正在制造着沉沦和迷失的悲剧。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因此必须依靠不同的视角和评价体系去培养,只有在多元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下,孩子的成长过程才能更加自信和从容,才不会制造被教育遗弃的边缘群体。(时言平)
声音
杨东平(微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这种制度,非常谨慎地避免在孩子幼小时贴标签。“三好学生”评选多年来与小升初、初升高密切挂钩,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升学”成为很多学生评奖的直接动机,为让子女在升学竞争中抢得优势,很多家长千万百计拉关系,甚至“贿选”,这样的极端功利性让评选背离初衷。
熊丙奇 (著名学者):在现有教育制度中,“三好学生”评选很难取消,新出的所谓个性化评选依旧摆脱不了沿袭“三好”的路线。任何教育都有奖励,是好还是不好,需要反馈,但不应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把他们纳入一个单一通道,而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其得到积极评价,这就必须推行多元评价体系。
眼界
法国美国不评“三好生”
法国学校不评“三好生”。中小学里每个班都有一个“班级理事会”,理事约10多个,由校长、教务长、该班的所有任课老师、两名家长代表及两名学生代表组成,每个学期结束时召开一次会议,一年3个学期,开3次会,其任务是审议任课老师对每个学生学科能力的评语并共同投票决定年末评语,并不评优。
美国优秀中小学生的评选标准包括:考勤、学习成绩、组织和活动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尊重他人等等,获奖比例大约10%。评选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评议,透明度很高。
北京升级“三好学生”
2012年,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在京城首开先河:以“10+N+1”多元评价体系代替沿用数十年的三好学生评选。其中“10”代表美德,如爱心、爱国、诚信、合作、乐于助人等;“N”指获得区级以上科技、文体等奖项;“1”指专长或特长,以激励孩子发挥自身优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