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异地中考新政不会“人口歧视”

2013年08月08日14:04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梁健敏 实习生 沈卫卫) 昨日,信息时报报道的广州异地中考[微博]政策年内出台备受关注。不少外地人聚焦新政门槛以及本地高中对外地生10%的招生限制。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异地中考政策制定的关键是为了平衡好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利益诉求,而10%的招生限制是经过严密的测算,与目前的招录比例吻合。至于市民关心的,新政制定之后本地人和外地人是否在同一平台投档?教育部门还在研究当中。总之,新政并非要引起“人口歧视”,而是要给真正的外地学子实惠。

  “四个三”是如何制定的?

  回应:“卡”的是富人 给真正广州务工子女实惠

  此前,广州关于异地中考的意见稿《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2稿)》(下称《意见》)出台,表明了广州实行异地中考的大致方向所在。

  《意见》透露:异地中考将在三年后实施,从2016年起外地生需要报考广州公办高中,必须具备“四个三”条件,即在广州的合法稳定职业连续三年、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连续三年、按照国家规定在高中市参加社会保险(放心保)累计三年、随迁子女在广州具有完整三年初中学籍。

  “四个三”甫一公布,立刻被指“条件太高”。这一门槛是如何制定的呢?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解释,“四个三”条件是让真正建设广州、为广州做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实惠。目前来广州读书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父母不在广州工作,而他们只身来广州上学,“这一部分人,有省内也有省外,他们的父母并没有为广州发展(600098,股吧)做贡献,但他们一直享受广州的优质教育资源。

  “设置门槛就是要卡外地的富人的!”另有教育人士称,近年来,有许多省内如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的“富人”,他们不为广州纳税,却把孩子送来广州读民办初中,享受最优质的资源。但是,按照国家政策广州是没有义务为这部分人的孩子“埋单”的,广州有限的资源只提供给为广州作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此外,由于国家规定从明年开始取消择校,所以在设限同时外地生也获得一个利好消息:明年开始不需缴纳择校费。

  只招10%的外地生是否太少?

  回应:“10%”经过严密测算平衡本地和外地人利益

  此外,《意见》透露,明年起广州公办高中招收外地借读生的比例将缩减到10%,有人认为这样的限制太苛刻了。事实上,有教育人士透露,10%的比例是经过严密测算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利益。

  以2013年的中考数据显示,全市普通公办高中择校生录取比例为10.5%左右,而非广州户籍考生报考择校志愿,录取比例为9.6%。从这个角度看,“异地中考”的录取比例定在10%,与目前非广州户籍考生的择校录取较为吻合。更进一步来说,目前外地生9.6%的录取比例是包含了部分不符合“门槛”要求的考生的(如父母不在广州务工的考生),新政把这些考生剔除之后,真正在广州务工的外地人子女的录取比例会更高。

  外地生成绩好更易上好高中?

  回应:目前是否同一平台投档还在研究当中

  虽然新政尽可能平衡外地人和本地人双方诉求,但是一些广州市民却认为,现在择校线这么高就是因为外地生成绩好,如果异地中考放开后双方在同一平台竞争,广州本地考生不是会很吃亏,考上好高中更难了?

  有教育人士称,按照目前招考政策,外地生只能报考“择校”,而历年广州名校择校线高企,择校学位超过八成被外地生“抢夺”,显示外地生实力强劲,对本地生构成了很大的挑战。

  但是,如果单凭这就确定外地生将攻陷名校“为时尚早”,因为这决定因素是外地生和本地生是否在同一平台投档。按照目前的投档规则,本地生和外地生是分开“两条腿”投档的,双方在各自的平台竞争,而且因为本地生招生人数多,外地生只能在“择校”这条道上排队,所以很容易出现“同分不同命”的情况,外地生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能考上好高中。倘若执行新政后仍然采取这样的投档方式,那么本地生仍然可以有先天的优势,上好高中的难度不会比现在高。

  但是,如果外地生和本地生在同台竞争,成绩好的外地生必然会占据队伍的前面,上好高中的机会增大;一些中间层次的本地生的排名将会被压低,上好高中的难度将增大。

  对此,有教育部门负责人称,新政制定之后本地生和外地生是否在同一平台投档,教育部门还在研究当中。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