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中考已经落下帷幕,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微博]对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不仅是对2014年中考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2015年的中考命题趋势的展望。希望借此与2015年即将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共勉。
一、 试卷总览
Ø 命题原则
1.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2.体现减负要求,为不同层次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就搭建平台。
3.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4.科学规划,各板块考查方向明确、相互为用,立意明确,布局合理。控制文字量,保证阅读、思考和作答时间。
5. 考题灵活性增强,应试性减弱,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方向发展。
6.重视于对考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考查。
Ø 试卷主要特点
2. 题型上,多种新题型出现。
3.考点上,更贴合中考说明规定考点,增加汉字基本特点、汉字书写等知识点的考查,考点更加全面。
4. 内容上,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5. 创新上,更加注重试题的语文特色、文学性和文化内涵。
Ø 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
基础-运用 | 文言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 | 作文 |
23分 | 10分 | 37分 | 50分 |
Ø 每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
题型 | 考查知识点 |
选择题
|
1(1)字音/笔顺
题型:阅读文段,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 |
1(2)成语运用/衔接
题型: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
2.汉字结构
题型: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判断字谜 |
|
3.成语典故
题型: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
4.补充对联
题型: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
|
5.语境评价
题型:“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 |
|
6表达效果
题型: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选择题 难点 |
选择题的考查形式这次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其考查形式同于高考对基础知识的检测。本次考试第一小题把字音成语等考点放在了一个文段中,其余考题也给出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每个选项需要同学仔细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灵活度很强。其中,第二题的灯谜,第三题的成语典故,第四题的对联补充都有很强的“语文味”,极具文化色彩,同学在做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平时的套路好像不好用了。因为我们的考试在往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 |
填空题 |
名著阅读——难度大
本次考查《水浒传》,给出六幅图,情节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情节出现在水浒传第10回,完整题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初中课本中并没给出本节选文,高一人教版必修5中选录了这篇文章。 |
默写
记忆型默写——陶渊明《饮酒》、李白《行路难》 理解性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文言文 |
《送东阳马生序》
实词解释—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援疑质理 |
翻译语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
|
文意理解:从文中另找出一个记叙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 |
抒情散文 |
考点:行文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难度不大。与2013年相比题型相似,同时降低了难度,只需要概括具体事件。对于概括形式也没有要求。 |
考点:局部内容理解题(填序号)
题型:对局部内容的含义理解,分析作者情感。 |
|
考点:赏析语言
题型:以④⑤段为例,分析文章朴实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
|
说明文 |
考点:说明对象特点
题型: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了哪些了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有效信息并概括、归纳的能力。 |
考点:内容理解
题型:根据④段内容,在文中划线处填写语句。 |
|
题型:材料链接题。
本题考查的是印证型材料链接题,学生须通读全文,理解作者对宜居城市的说明,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
|
议论文 |
考点:概括分论点
题型: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分论点。 |
考点: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题型:选择标题 |
|
考点:阅读材料,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题型:结合生活体验谈实现梦想最重要的一点 |
二、典型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
今年中考阅读难度中等偏下,其原因主要在于题型比较常规以及文章理解难度降低。但在具体答题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的阅读不能仅以题型为切入点,寻找模式化的解题套路。因此,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以考点为切入点,从知识的考查和能力的训练角度去提升,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记叙文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
特点:
1.文章语言平实朴素,考生需在朴质的语言体味作者情感的深厚,且作者描写的鲁西北平原的农家生活,考生比较陌生,这也会造成一定阅读障碍;
2.题型设置变化,概括文章内容一改去年“事件+情感”形式;
3.考查角度变化,历年中考侧重对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的赏析,多以描写、修辞等角度切入,今年依旧以写作技巧赏析给定内容。
【真题展示】
1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___①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_②___、___③___。(3分)
13.“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4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只填序号)(4分)
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___①___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__②__
14.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以第④段或第⑤段为例。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不超过140字)(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行文思路题。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相较于2013年《洞茶》降低了难度,因为划分层次较简单,文章内容通俗易懂,也便于考生理解。
13.语句含义理解题。
考生需要对“麦子的味道”的具体含义做以分析,归类文中四次“麦子的味道”哪些属于本义,哪些蕴含了作者情感。本道题难度不大的原因是同学不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只需要填写序号甲乙丙丁即可。
14.赏析语言题。
本道题是这篇文章中相对较难的一道题,题型与2012年中考《白梅无价》“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和2013年《洞茶》“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7段和12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这两道题考查的思路是一样的。连续三年出这样类型的考题,相信考生对这类题的答题思路不会陌生,但是本篇文章答题的难点是在平实朴素的语言中体味作者的情感。本篇文章不像《白梅无价》中有很明显的抒情议论句,所以考生需要在字里行间体味作者对麦收、对故乡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二、 易错题目点评
1.易错题目
易错题号 | 错误原因 | |
1(1) | 字音/笔顺
题型:阅读文段,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 笔顺这个考点难度不大,但是考生平时的课堂上很少有对笔顺的练习,所以这道题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陌生。如果考生平时没有很好的书写习惯,这道题是特别容易做错的。 |
|
2 | 汉字结构
题型: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判断字谜 灯谜的趣味性比较强,但是有关汉字间架结构的知识点考生几乎没有接触过,它也成为这张试卷中易错题之一。 |
|
3 | 成语典故
这道题易错的原因是同学平时复习都把精力放在成语意思的理解上,定睛在如何做题上,但是对成语的典故和背后的故事关注的不多。这道题考查同学是不是把成语的历史背景,背后的故事都了解清楚了。从另一个侧面讲,也考查了同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的积累。 |
|
16 | 补写语句
这道题考查形式比较新颖,实际上还是考同学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对说明层次的分析。甲乙两个选项语序不同,所以强调的内容也不同,同学需要结合上下文分清内容的主次。 |
|
2.难题
难题题号 | 不得分原因 | |
5 | 语境评价
题干中四个选项没有明显的不恰当,但是仔细分析题干,我们发现四个C选项中所问非所答,没有扣住“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其余选项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正面的回答。所以这道题迷惑性较强,同学不容易选出。 |
|
6 | 表达效果
本道题出现在原先修辞题的位置,但是选项中没有出现对修辞的判定。从每个选项来看,内容均出自课文,AB选项选自朱自清的散文《春》CD选自鲁迅的《故乡》。但是在每句话的分析上,同学会因为不理解术语“表达效果”而产生做题的困难,另外,四个选项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对,但是仔细分析,选项中会有“无中生有”“曲解文意”的现象,不但需要同学对句子有所理解,进行分析,还需要同学对课文内容有熟悉的了解。 |
|
8 | 名著阅读
本次考查《水浒传》,给出六幅图,情节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情节出现在水浒传第10回,完整题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初中课本中并没给出本节选文,高一人教版必修5中选录了这篇文章。 |
|
18 |
补写论点
补写论点难度较大,同学平时练习的都是找出分论点。这需要对文章内容和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还需要简洁的语言表达。 |
|
22 | 作文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给了同学很大的发挥空间,这类作文同学平时练习较少。需要同学有很强的临场作文创作能力。 |
|
三、总体评价
总体来看,2014年中考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考点更加全面。
2.能力要求更高。
3.综合性体现明显。
4.实用性和工具性增强。
5.“文化味儿”更浓。
6.灵活性增强。
本次考试最大的变化是选择题,其考查形式同于高考对基础知识的检测。
本次考试第一小题把字音成语等考点放在了一个文段中,从前每道选择题只是单纯考查一个知识点,而现在知识的融合性更强,一道选择题中可能有多个考点。并且,很多考题给出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每个选项需要同学仔细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灵活度很强。
其中,第二题的灯谜,第三题的成语典故,第四题的对联补充都有很强的“语文味”,极具文化色彩,同学在做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平时的套路好像不好用了。因为我们的考试在往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
名著阅读一改往日“死板”的风格,选择了《水浒传》中同学相对陌生的情节;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出题形式上也有所改变,题目难度有所增加。记叙文阅读虽然出题形式中规中矩,但是未来是否会出现新的考查形式,值得我们关注。
情境写作的考查,体现了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而作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要求同学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则打破了同学背范文临场应变的老思路,这样的题目同学无法预测和准备,它能够更真实的反应同学的写作能力。
从2014年的语文中考中,我们发现,语文不再是背一背就能拿高分的科目了, 它需要同学在平日里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它不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还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中,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2014年打破了语文考试的套路,给了我们颠覆性的改变。展望2015年中考,我们的心情是喜悦的,因为中考终于给了语文一片蓝天,让语文可以自由飞翔!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