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中考生头疼抑郁怎么办?(图)

2015年12月23日 13:30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最近几天,初一学生王小明(化名)老觉得头疼,头疼了快一周了也见好。小明妈妈带小明去医院检查,神经内科、疼痛科、中医内科等多个科室检查下 来,并没有异常。甚至连血管造影都检查了,以排除是否存在脑部畸形的情况,但是检查指标也是正常的。到底为什么会头疼呢?最后心理精神科医生通过与小明及 父母的交流与检测得知,原来小明得了抑郁症。

  案例:初中生一上学就头疼

  据了解,小明的头疼是从一周前的家长(微博)会后开始的。由于这次期中考(微博)试,小明没考好,妈妈就不断给他施加压力,小明就变得不想去上学,每天早上到了 上学的时间的就开始头疼了。但是一不上学待在家里,小明的活力就开始显现出了,头疼就烟消云散了。但是也不能老待在家里不上学,学习成绩下降了,家长又着 急了。

  心理精神科徐治博士介绍,在跟小明交流的时候,发现小明总是低着头不言不语的。当问他问题的时候,也一直是小明妈妈在滔滔不绝的解答,小明在角 落里用弱弱的眼神看着妈妈说着。而小明的爸爸也只是在听小明妈妈讲述,没有插过话。“从这些情景中,可以看出小明生长在一个妈妈占强势地位的家庭,妈妈对 小明的要求过严,致使小明的压力过大。又加上考试没考好,妈妈对小明的训斥,这样促使小明整日郁郁寡欢、产生厌学情绪、不明原因头疼。而一头疼就可以不用 上学,他可以从中会获取继发性获益,有轻度抑郁的倾向。”徐治博士解释说。

  症状:青少年抑郁症的信号

  徐治博士指出,现在很多青少年很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甚至会意识到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主动要求家长带他看心理医生,反而家长会疏忽孩子的心理 变化。当家长发现孩子离群;常谈到强烈的无助感、无望感;有过激或危险的行为;无故旷课,或者原本品学兼优者不爱学习了;饮食或睡眠习惯改变;谈到过死 亡;常常哭泣或是变得淡漠麻木,常说“没意思”,缺乏情感波动;不再重视过去珍爱的玩具、书籍;不明原因的头疼、肚子疼等情况。并持续2周以上,就应到精 神科就诊,并预防可能出现的自伤自杀行为。

  探因: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心理

  徐治指出,孩子有抑郁症,父母需要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需要从麻木中找回应有的温度。现实中很多父母都存在问题。一种父 母对孩子过于紧张和控制,习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另一种父母则显得冷漠、僵化,与孩子没有互动,也不闻不问。这两类父母看似差异很大,但其实 问题是一样的。他们都感受不到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尊重孩子。

  心理医生建议,在孩子接受治疗的同时,父母同样需要接受咨询。接受孩子“已经生病了”,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捣蛋,而是抑郁症的正常症状。 不要因此去指责、打骂孩子。孩子的抑郁多是因为悲伤不能表达,愤怒无从发泄所造成的。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多点倾听与关怀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不同于幼儿时 期,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更多需要的是自我作为独立个体被尊重,父母不应以爱的名义控制和限制孩子的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懂得因材施教,对于本来性格就很 内向的,应采取赏识激励与引导劝说的方式;而对于性格粗放的孩子,则采取相反的方式。

  来源:考试吧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高考志愿通(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316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