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又要到了,承载着无数人期待的北京,多了几分焦灼的气息。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非京籍中考生,都要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无北京户口,迁回原籍上学。适者生存,逐水草而居,一场教育界的“大规模迁徙运动”,悄然而至。而寄托了家长无限期望的国际学校,会让非京籍中考生的升学之路,变得更加宽阔和光明吗?
白手起家单身妈妈
为培养女儿投入120万
今年50岁的张新洁不仅白手起家,撑起了自己的美容养生事业,还顺利将孩子送出了国。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张新洁的生活除了必要的工作应酬,早就被孩子的各种琐事填满,尤其是升学问题。帝都的教育资源虽然全国领先,但没有北京户口,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张新洁说,当初决定让孩子选择国际学校时的担忧和纠结,仍然历历在目。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孩子高中三年校内的学费、食宿费以及各种生活杂费的支出每年≥14万元,考虑到平时还会有一些聚会活动、买一些课外用品等,每月再给孩子零花钱1000元,这样一年大概需要花费≥15万元,高中三年就是47万元左右。而留学之前还需要准备托福成绩、申请材料邮寄、办理出国护照和签证等,零零散散的费用大概还会有1万元左右。
张新洁还给我们预算了一下大学三年的费用,孩子目前在美国公立大学读大一,学费每年15万元,生活费一年下来差不多10万元左右。这样不算其他特殊费用在国外一年花费≥26万元,如果能够在三年内修完所有课程,需要78万元左右,但三年内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一定会有一些额外的费用加入。因此,保守的算下来,三年高中加三年大学一共需要花费120万元,甚至是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的。但还好,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女儿收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后,张新洁有了更多工作的动力。
海归外企高管
260万儿子教育培养费花在了哪
卢丰泽是一家外企的高管,身为海归的他,一直很看好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因此儿子小学就加入了国际学校的生活。在儿子多次辗转于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班后,他经历了对西式教育的探索和转投公立学校的艰难,当发现很多学校其实是用应试方式应对“洋高考”时,卢丰泽和妻子最终决定认准纯西式教育,至此这条择校的曲折道路终于有了结果。“选择国际学校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希望他能够在一个独立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还能提高英文水平,所以接受国际教育,是我们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条件。”
儿子从小学到高中的三次抉择,让卢丰泽有了很多感触。尤其是一家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投入了大量花费。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择校中增加优势,卢丰泽听说,体育特长生是世界一流大学,特别是美国顶尖大学最重要和最偏爱的招生群体之一。于是,他在孩子小学时就报了网球班。每周上课3次,一次2小时。孩子现在读高二,他算了下,到毕业的时候,整个家庭支出大约在260万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孩子平时买衣服鞋子以及零零散散等开支。
卢丰泽觉得,虽然目前的花费还在家庭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但他更在意的是这些投入是否真的能够有所收获,孩子最终是否真的可以如愿以偿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就读。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所有家庭都有着不同的烦恼。钱财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但是不能保证决定的准确性。在这一点上,孩子的择校路程都一样,充满着诸多可能和不可预料。
国际教育
是不是非京籍中考生家庭的超值之选
目前,非京籍中考生正面临两难的局面,如果选择以“借读生”身份参加中考,进入高中后,可以拥有临时学籍。借读期间,无论是参加学校活动、社团组织、受奖励处分等方面与本市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在停止借读离校时,由学校发给借读证明,注明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借读年限。符合毕业标准或结业条件的,发给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但目前高考报名条件有户籍限制,这些考生即使符合条件也只能报考高职院校。另一种选择,就是在借读一两年后,在初三时回原籍上学,重新适应“老家”的教材,以便在当地参加高考。但北京高中新课改实行后,与各地教材和教学方式以及考试内容都有不小的差别,这也给非京籍中考生增添了很多压力。因此国际学校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来源:沈阳网
责任编辑:陈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