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初中迎来更多发展利好 专家解读改革深意

普通初中迎来更多发展利好 专家解读改革深意
2019年03月30日 06:30 现代教育报

  近日,北京市教委对外公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其中多处显著的变化引人注目。取消名额分配,校额到校批次计划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50%以上,是否意味着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比例增大了?校额到校招生录取首次参考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这一变化对学校教育教学有哪些影响?这些变化体现了怎样的中考改革方向?知名专家、校长为您详解这些变化的改革深意。

  普通初中学生上好学的机会更多了

  近日,北京市教委对外公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与去年相比,今年中招录取最大的变化是“名额分配招生”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完善优质高中‘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招生方式,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校额到校批次计划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达到50%以上。”除此之外,通知还明确校额到校招生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校额到校采用校内选拔方式,按考生志愿及成绩录取。

  取消原有的名额分配,这是否意味着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比例增大了?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教研室主任孙震分析指出,取消名额分配招生方式,初中校不再分A、B队列单划录取分数线,表面上看似乎对普通初中不利,其实则不然。“原来优质高中面向全区招生的名额分配指标被具体分配到各个初中校,使得普通初中校原来参加名额分配的学生竞争范围从全区缩小至本校,这意味着普通初中校升入优质高中的指标多了。”孙震认为,对于大多数普通初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

  孙震还补充说,取消名额分配对于优质高中招生也有一定利好,更有利于各个学校生源质量的均衡。“如丰台区5所优质高中参加名额分配招生时,需按顺序挑选录取考生。前两所高中校录取完毕之后,其余三所学校再按顺序从余下学生中挑选录取。相比较而言,前者在名额分配中录取的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后者。”他举例说。

  优质初中校学生面临更大竞争

  中考招生取消名额分配方式对于优质高中初中部、中考升学率高以及群众认可度高的初中校又有何影响?北京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告诉记者,取消名额分配后,优质初中只能通过中考统一招生和“1+3”两种方式来招生,再具体一点说,优质高中将不能采取校额到校方式面向所属初中校招生。

  她以大峪中学为例说,在2019年中考招生时,该校初中部学生无法享受校额到校的名额,但是区内其他初中仍有这个名额。“这就意味着可能本部学生中考分数更高,但升入大峪中学的机会却更少了。”

  在记者采访中,东城区一位优质初中校校长也表示,这对优质高中所属初中校招生来说或许不是利好。“但从全局来看,此举意在进一步为优质初中招生‘解压’‘降温’,进一步引导初中阶段就近入学。”这位校长补充说。

  据悉,从今年开始到2021年,北京市逐步将普通高中现有各类招生方式整合为统一招生、校额到校和自主招生三类。

  曹彦彦认为,把中考招生整合为三种方式,既保持了原有中考方案的长处和特色,同时又把各类项目进行了统一整合,更有利于社会、家长的理解和操作。校额到校对于扶持普通学校发展有好处,普通学校发展还需要政策为其留有余地,获得更好的生源,谋求更好的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校转变育人方式

  按通知要求,2019年北京市中考招生校额到校录取成绩由中考文化课成绩、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体育成绩组成,其中中考文化课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540分,按7∶3比例计入,两部分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这是北京市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招生依据,多位专家、校长表示,此举将对中学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上地实验学校执行校长程征认为,随着中考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影响也在逐步深入,“它引导家长、社会和学校更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对学生的品德、兴趣和爱好更加重视,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会让学生‘学活’‘学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按2018年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2021年新中考校额到校招生仍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与现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方式不同的是,2021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不再折分,而是设A、B、C、D四个等级,参加名额分配招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至少达到B等以上。

  北京教科院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文平认为,尽管文件中没有明确新中考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两种方式参照综合素质评价,但并不意味着选择这两种录取方式入学的学生就可以掉以轻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除了作为初中升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改变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做法之外,还有两大用途,一是引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为学校、教师、家长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反思改进提供依据;二是为学生进行初步生涯规划,确立长远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目前,高中校自主招生的途径、标准等也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北京市2021年新中考方案中明确,“经市教委批准,部分具备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可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学校可根据办学定位、传统特色、学科优势等情况,开展人文、科学、艺术、体育、中外合作课程班等特色招生、校内或集团内直升、1+3培养试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验等改革探索。自主招生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面试情况录取。”可见,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成为高中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之一。

  在记者采访中,多位校长也表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但能够引导学校、教师树立正确育人观和质量观,淡化分分计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此之外,也将作为高中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

  赋分折算确保学校“不偏科”

  2019年,北京市中考将沿用前两年计分方式。在文化课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试卷总分为100分,外语60分为卷面分,40分为听力口语分。听力口语采取机考方式,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成绩。其余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各含10分实践活动分。考生可以从中选考三科,其中,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赋分,各科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

  在曹彦彦看来,选考三科采取折算分数方式计入中考总成绩,对教育教学发挥了两个比较好的导向作用。一是把原来不参加中考的科目如生物、地理、历史等都纳入中考,让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了主科、副科之分,促使学校重视所有学科发展,所有学科教师更加认真严谨地对待每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涉猎各个学科知识;二是不同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特长选择不同的学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鼓励学校和家长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上一级学校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按照北京市公布的新中考方案,2021年“赋分制”将从目前的三科选考科目扩大至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在内的12科,实行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全科赋分,考生成绩将以原始成绩和等级成绩呈现,给予学生适当选择权的特点。杜文平认为,近两年的中考在选考科目实行赋分,也是在为2021年以后全科赋分进行前期探索。

  “未来的中考招生方式会更加科学,尤其是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后,会更加发挥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育人导向作用。”程征认为,中考采取赋分制和将综合素质评价计入总成绩,有利于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能够促进学校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校不再让学生刷题,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带领学生走出去多参加实践活动。

  □文/本报记者 赵艳国

初中中考招生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