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章重点解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8:23 华夏大地教育网
作者:韩建新 老师提醒: 全面把握:要以指定教材为依据,注意理清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重在理解。 重点突破:要结合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历年考试情况,重点记忆把握。 重点解析: 第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1、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党成立初期:没有认识到,主要精力放在工人罢工和开展民众运动。 国民革命时期:开始懂得,参与黄埔军校等。陈独秀放弃党对武装斗争的领导。 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前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立红军。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国统区工作方针:隐蔽精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2、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 反动统治的残酷 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武装斗争的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问题就 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2)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3)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农村是革命战略基地)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形成 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建立的意义:伟大战略转移;积蓄力量开辟了新道路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1)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回答了这一问题: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 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3)1930年10月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内容:批判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红色政权巩固和扩大的路线;强调了农村根据地斗争的意义。提出以“乡村为中心” 的思想,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基本形成。 4)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并把这一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形成完善的理论形态 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936年12月到1939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进一步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 中国的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 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 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要和其他斗争形式结合。 这标志着这一理论形成了完善的理论形态,成为全党共识。 1949年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彻底实现。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1)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3)是马克思主义独创性的贡献,树立了榜样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课程试听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