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10月自考古代文学史(一)资料(2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 14:50   自考365.COM

  试论《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齐末梁初刘勰的文论巨著《文心雕龙》,力图用儒家思想观点来指导魏晋以来离开经典本原,追逐浮靡文风的文学思潮主流。

  全书着重探讨者有:总论,即全书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文体论,系统而周密地祥论文体的分类;创作论,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与质的关系,以及写作技巧等;批评论,评论前代文风及作家成就,并探讨批评方法。

  一。总论:《原道》《征圣》《宗教》《正纬》《辩骚》五篇是“文之枢纽”,也是全书的根本论点,和论文的关键。《宗教》在全书的理论观点中最为重要。

  二。文体论:刘勰《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二十篇,分为文、笔两部分,即所谓“无韵者笔比,有韵者文也(《总术》”。他为辨析文体分类:以文笔分类;以性质分体;不可分者别辟一类。

  三。创作论:是全书的精华。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对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内容和形式;艺术构思;创作过程;文学风格及写作技巧。

  四。批评论:他提出建立正确的文学批评方法,论述了批评家的修养,批评家的态度,批评标准。

  试论《诗品》的文学批评成就。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其诗评主要目的是探讨作家与作品的流别,分其优劣,论述文学的进化现象,也论各家源出得失,而且建立起历史法的批评。

  一。 在文学理论上,钟嵘阐述了文学家环境与文学的关系。

  二。钟嵘在书中将诗歌抒情意义的地位提到极高的程度。如《诗品。总论》开篇就论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在前人物感说的基础上,将心物交感的关系,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到社会生活。这就比人与自然论大进了一步,心物交感论,从社会生活领域去展开的论说是钟嵘提出和建立的。

  三。钟嵘还提出自然美说。他反对人为的声律,提倡自然声律,保持诗歌的自然美。其“自然英旨”指的是自然精美,也就是真美。

  四。钟嵘又提出风力华采说。他要求诗歌当具备写实抒情,自然美,风骨,华美的特点。

  五。从以上可见,钟嵘对五言诗进行专项研究,并别其来源,开了专体诗研究的先河。作者在《诗品》中对汉魏六朝五言诗所作的总结品评,全面而系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