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10月自考古代文学史(一)资料(3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 14:50   自考365.COM

  第六章 中唐诗歌

  名词解释:元和体

  一。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

  二。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

  三。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

  试论白居易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

  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一。讽喻诗的特点:

  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

  2.诗歌的内容:

  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

  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

  二。闲适诗的特点: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如《问刘十九》

  三。感伤诗的特点: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以《长恨歌》和《琵琵行》最为有名,代表着白诗的最高成就。

  试论元稹对新乐府诗创作的推动作用。

  中唐诗人,字微之、行九,世称元九。

  一。元稹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

  二。他在《乐府古题序》中提出以杜甫为榜样,大胆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府诗,在诗歌中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专门有讽刺执政,代民伸冤。

  三。他在当时兴起的新乐府创作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试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中的创新。

  中唐诗人,字退之,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

  以文为诗:

  一。按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如《山石》写傍晚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详细,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二。以“单行”散句贯穿,写景刻露,为七言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如《山石》

  三。铺排的手法,如《南山诗》写终南山的高峻和景象变幻,连用五十个“或”字的诗句加以铺排描写。

  诗歌上的创新:

  一。以文为诗

  二。构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别,在艺术上蓄意追求恨重、怪奇、险劲的境界。如其《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三。着意搜罗奇语,但因有真情实感贯穿,所以仍然不失诗的感染力。如《八月十五液赠张功曹》

  四。以丑为美,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如《答柳柳州食虾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