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红色基因”高校哪所实力最强?

2018年12月11日17:31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不少知名高校纷纷举办了甲子年庆生,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江南大学等。

  这么多高校同年庆生,这并非巧合。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经历了大范围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造,各地区兴办了不少大学,经过后来的合并、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当今高等教育的格局。风华一甲子,对于大学来说60岁仍然正值“青春”,我国高校虽没有欧洲大陆古老悠久的历史,但仍然开辟了一条时代精神和本土特色的大学建设之路。

  历数我国的百年名校,以清华北大为代表,在现代高等学府刚刚走进国门之初就已享誉中华。在历史的锤炼中,“清北”历久弥新,但更多的大学则在源源不断地生根发芽。

图(左)为北京大学,图(右)为清华大学 图片来自:互联网图(左)为北京大学,图(右)为清华大学 图片来自:互联网

  许多大学向前追溯校史,校史沿革贯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一直到当今社会,本文不以校史长短论英雄,而是考察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百强高校,哪些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或根据地时期创办,这些大学如今实力几何?

  本文界定的“红色基因”高校包括国共共同创办、在革命根据地创办,和1949年后创办的高校,共53所,见下表。一些大学的建校时间可以追溯到其前身创办时期,一些则是使用合并组建时期,本文中创办时间依据学校官网认定时间和校庆周年推算。

(统计时间截止2018年)(统计时间截止2018年)

  排名最高的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创建于北京,彼时中国刚刚从战争后的疮痍中复苏,开启了“两弹一星”工程的研发,却遇到了科研人才的短缺。因此中国科学院的部分科学家们提议依托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这便是中科大的由来。

中科大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 图片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中科大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 图片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排名2到4名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均为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创办。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发现排名靠前的五所院校均为理工类,有四所高校创办于50年代,是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建设的时代,与基础建设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得到重视。整体而言,这些高校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根据地时期,建国前后以及1950-1960年间。

  艰苦“创业”

  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最早的高校。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时值军阀混战时期,同样的救国使命促成国共合作。翌年,国共一同建立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上海大学也因此成为了第一所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不过后来被迫关停。

图片来源:上大发布图片来源:上大发布

  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被迫远走,为培养更多的革命力量,充实人才储备,1931年党中央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即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后迁往延安。另一医科名校,中国医科大学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继续办学,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一段佳话。

  在延安根据地时期,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创办了陕北公学,即后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它是党中央建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也是培养抗日英才,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热血青年。为了促进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和保证抗战胜利,又于1940年创办了第一所理工类院校——延安自然科学院,即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同样诞生于延安的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当时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同属这一时期的还有中央民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在所有根据地创办的高校中,排名最高的为北京理工大学第21位,虽然学校已经不再单纯面向理工科,但它为共和国的建立输送了诸多建设人才。

  与共和国共成长的“70后”

  在1949年前后,一批学校在东北兴办起来,如今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的前身均于那时建成。因东北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且远离战争前线,党中央决定在此创立一所军事工业高等学校,这就是“东北军工专”,虽然这所学校已经消失,但它依然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辗转演变为如今的武汉理工大学等几所理工类大学。

  在这一时期,党中央正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到来做好准备,在已经解放的地区陆续开启了创办大学的浪潮,为之后建设国家铺开道路。

原大连工学院教学楼 图片来源:大工新闻原大连工学院教学楼 图片来源:大工新闻

  这些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高校们如今也陆续迈入“70后”的行列,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也成为了“老牌”的一流高校。

  院系调整,奠定格局

  在1950-1960年代迎来了一波创办高校的浪潮,这次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形成了如今的局面:许多知名高校密集庆祝六十六年校庆、六十年校庆等。

  当中国终于结束了百年的战乱和殖民的历史,百废待兴,1952年开启了全国院系调整,将原有欧美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为苏联式,学科发展重点也转向了理工科。

  在1952年-1953年间建校的大学在前100强中就占据15所,主要以理工类为主, 1952年在武汉建立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同年,在北京建立了“八大学院”,即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大医学部,以及几所“地矿油”高校;在南方则创办了华南工学院。

  这一时期创办的高校往往汲取了同时代一流高校的“精华”,为其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学科基础。这些学校以行业特色“起家”,建立了学科优势,因此在排名上同样位次靠前。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正是其中实力强劲的佼佼者,名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列。

  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吸纳了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部分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由当时清华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南工学院则以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工科院系及专业组建而成。

  在改革开放后,一批新时代高校也纷纷登场,尤其是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这两所地处深圳的大学,依托本地的资源与支持,在办学特色上开启了新的篇章,这些学校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成长却很迅速。

图片来源:互联网图片来源:互联网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艰难创业时期党中央“白手起家”创办的根据地大学,还是社会主义初期进行改造和探索的大学,都有着根正苗红的“红色基因”。

  校史钩沉,历经辗转,时代已然赋予了其体内的“红色基因”的不同意义,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时代精神的中国高校群体正在崛起。

  无论是百年名校还是应时代而生的新兴大学,追赶上国际一流大学的脚步没有停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共和国大学基因校史院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