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败光两百万?带你走进更真实的留学生活

2018年12月27日10:3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最近一则留学生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名为22岁的海归在国外上学两年,败光了两百万家产,结果在国外连预科都没有毕业,回到家一事无成,整天打游戏,吃饭还要奶奶喂。在家庭包办、严加宠溺的成长模式下,这种巨婴式的留学经历让人痛惜。

  这个故事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反思: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以独立的精神去面对异国他乡的挑战,留学二字将意味着什么?

  没有金钱意识,肆意挥霍父母的辛苦钱;不珍惜宝贵的留学机会,将升级改造的平台变成了自我放纵的机会;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前,选择了自我封闭。可以说,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在国内的一些缺点在国外会被放大,导致学业上的全面溃败。

  但是要知道,这种极端化的例子其实并不是留学生的日常。目前,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60万,这60万人大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从一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真实的留学生活。

  精打细算才是真谛

  在加拿大学习艺术的男孩桂凯洋,做起饭来轻车熟路,算起账来一点也不含糊,完全就是精打细算的居家boy。

  他坦言母亲在他初中的时候就告诉他,以后不管在哪里独立生活,都要学会做饭。除了做饭,停车费三个小时要多少钱,平常去一趟超市消费多少金额,平均一个月吃饭大概需要多少钱,张口就来,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比起没有金钱观念的留学巨婴,省吃俭用才是留学生的日常。一个98年的大男孩,能够独自将生活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条,这届年轻人果然不简单。

  小哥哥坦言自己在留学期间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跟室友共同生活的经历。“和另外的人一起生活,也算是一种给自己的提高吧。”彼此间有什么不好习惯经过沟通慢慢改进,相处十分和谐,完全没有传说中的撕逼大战。

  整体而言,这位小哥哥三观很正,在很多事情上都呈现出积极的姿态,将其看作是“自我提升”的机会。这种转化并不容易,三年的留学生活,从一个人潸然泪下,到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介绍各种成长经验,背后是各种稳扎稳打。

  出来就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留学生的日常上课模式,包括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不同寻常的课程作业。但更多的是头脑清醒,不忘初心。

  Juno刚来到加拿大读语言的时候,第一次考试被分到了四级,在沮丧之后开始朝着九级的目标努力,在一年之后终于克服语言障碍,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在白天上课、打工之后,晚上她不会选择去放松找乐子,而是一个人待在书房预习或者复习。她说,这并不是因为很爱学习。

  Juno回忆起刚开始决定留学时说的话:“我一定要证明我自己一次,我就觉得我一定要把一件事给做完、做好。”而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一定不要让自己和家人失望,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真正的独立不是能够走出去,而是接受挑战后满载而归。

  如何在纽约生活得毫不费力?

  在纽约大学读研究生的Ada,在读书期间就主动实习,将其中一年的课程放在了晚上。一边工作,一边应对繁重的学习,在自己累到怀疑人生的时候,她来到纽约时代广场,看着眼前的繁华,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留在这里的决心。

  Ada在纽约正式工作后,由于刚进入职场,语言还不够“溜”,工作效率也不高,导致经常会被老板骂。她曾躲在厕所里哭,哭完之后该做什么做什么。比起一蹶不振,她开始寻找高效拼搏的方法,做不好就比别人多花一些时间,就是简单的道理和简单的坚持在支撑着她。

  经历过各种考验,Ada呈现出自信满满的状态,看起来独自在纽约生活丝毫不费力。除了工作,业余时间安排得丰富多彩,简直就是逐梦纽约的励志故事。相比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却要要求高薪的一些学生来说,这样脚踏实地的职业意识远超许多同龄人。

  因为珍惜,才能走得更远

  这些人与巨婴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懂得珍惜。

  在这些留学生中,许多学生都表达出了对父母的理解和感谢。父母在国内辛苦地为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尽管很忙,与自己交流也不多,但能够有留学的机会已经足够了。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更是懂得朋友的重要性,也明白身边有一个正能量的朋友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前进的动力。暖心的陪伴不是一起去酒吧,而是“图书馆见咯”。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珍惜每一次在课堂上感受到的奇思妙想的感觉,珍惜自己觉得有趣的teamwork,珍惜每一次的表扬和进步。这些都是他们最开始选择留学的初心。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对未来的期待足够大,对未来自己的生活有足够清晰的想象,所以懂得珍惜成长的机会,愿意付出和改变。这才是这一代年轻人真正应该做的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留学留学生活留学生小哥哥纽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