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考试拼的究竟是实力还是师生交情?

2019年01月25日14:23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

  有个同学在群里说高数考了59分,

  于是大家炸锅了,

  “我一直以为55~59分是不存在的。。。。。。”

  “就差一分,老师也太狠心了吧?!”

  “考试之前不是找他划了重点吗?”

  划重点、索分,这些是大学期末月里的高频词,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挂科的风险,不少学生会利用师生情确保自己能过个好年。为期一个月的煎熬,他们究竟在忙些什么呢?

  期末考试前:

  “纸上得来终觉浅,恳请老师划重点”

  不少同学一定有过考前“拜考神”或者“挂柯南”(挂科难)的经历,作为平日里不把学习放在心上的“学习困难户”,他们试图通过这些考前日常“迷信”保佑自己远离挂科风险。

  除了借助“神学”,小姐姐所在的大学还有一个操作是,恳求老师给学生划重点。这仿佛成为一些大学的一项潜规则。为什么说是潜规则?因为高校没有明确要求老师要给学生划重点。

  软磨硬泡求来的重点有用吗?有!如果老师划了重点,学生考前突击两天,然后雄赳赳气昂昂进考场,毕竟“重点在手,及格不愁”。对于这些准时又精确地划重点的老师,学生往往会欢呼称赞,期末评教会毫不犹豫打高分。

  但如果考前老师没有划重点,有些学生会在社交平台哭天抢地喊着老师为什么不划重点,然后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一起吐槽。有学生就曾吐槽“老师期末不给划重点,我猜他是想我shi”。

  期末考试划不划重点一直饱受争议,有同学认为: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巩固知识,一样不落。辛辛苦苦一学期,不如一些人考前背两天老师划的重点,真的不公平。

  不得不说,划重点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期末复习压力,难怪部分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玩游戏、打瞌睡……就因为老师很明确地划重点,平时不努力的学生依然能够及格,甚至拿到80多的高分。

  期末考试后:

  师生情成为大学考试的“救命稻草”

  “考完试眼睛一闭:全靠师生情了;查完成绩:感谢浓浓师生请!”是很多大学生的现状。

  分数捆绑着太多涉及学生直接利益的东西——奖学金评定、出国交流机会、班干部当选以及今后留学、深造、就业等,好的机会更与绩点排名挂钩。

  小姐姐的室友就在某次专业课考试之后给老师发短信说,因为自己下学期要出国留学,请老师高抬贵手,打一个好看的分数,这样自己就能申请一个排名靠前的学校。

  除了以上这种求高分的,更多的学生是求及格的。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水平与相对应分数的判断存在很大偏差。一旦不及格,不认为自己努力不够,而是老师没给及格,似乎每个五十几分的成绩后面,都站着一个刻板古怪、不通人情的老师。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如果你期末考了60分,请记住那不是你的努力,而是老师的努力。

  期末成绩不该完全取决于期末考试

  学生苦苦哀求老师划重点、打高分的现象越发普遍,为什么大家总是在期末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原来是个学生呢?

  通过观察后,小姐姐发现,除了完成课后作业和可能会有的期中考试,学生大多不会自己课外花时间巩固加强,这导致知识遗忘率很高。因此考试分数并不是检测学生是否接受知识的唯一标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7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64%),其次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6%)。

  而高职高专的情况相似,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60%),其次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7%)。

  多元的考核方式或许更能全面地监测学生的能力。某高校的市场营销课的考核方式,就分为了期末成绩(30%)、销售实践(45%)和课堂互动(25%)三个部分进行考核,学生们除了学习相关的营销知识,还需要完成各种销售实践任务。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最大化吸收理论知识。

  当考试不仅仅局限于期末笔试考,“混日子”的学生自然就减少了;当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灌输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知识就潜移默化地渗入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也相应提高。

  关于期末成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期末考试学生老师师生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