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真的会影响就业吗?

2019年02月18日10:26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实习,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在校大学生积累人力资本的途径之一。实习经历可带来收入的增加和技能的提升,并增强求职竞争力,它不仅会影响在校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知,更会对其未来就业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大学生实习与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和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

  《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有64%的中国2017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那么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本文将2017届大学毕业生人群以有无实习经历和有无专业相关实习加以区分,通过在校生数据和毕业生数据来研究实习对在校生专业和职业认知以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有69%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有专业相关实习,有15%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只有专业无关实习,而16%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无实习经历。相比无实习经历的在校生,有实习经历人群的专业认同度、职业成熟度更高。从就业质量来看,有实习经历,特别是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更高。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要改进教学和培养质量,或可从提供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机会开始。

  有实习经历,专业认同度、职业成熟度更高

  从2018年的在校生数据来看,相比无实习经历的在校生,有实习经历人群的专业认同度、职业成熟度更高。

  其中,有实习经历在校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度为2.95分,高于无实习人群(2.82分);有实习经历在校本科生的职业成熟度为2.9分,高于无实习人群(2.8分)。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实习经历在其在校期间便对他们的专业和职业认知产生了影响,这也为他们未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实习经历,就业质量更高

  从毕业生数据来看,有69%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有专业相关实习,有15%只有专业无关实习,而16%无实习经历。有无实习经历人群的就业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有实习经历,特别是有专业相关实习的2017届毕业生在就业人群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失业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而在失业人群中无实习经历的比例明显高于就业人群的该比例。实习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

  小苏(化名)大二及大三暑假都在实习。实习期间,他逐渐熟悉工作环境,锻炼并提升工作技能,将部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习工作当中。在实习过程中,他明确了未来就业的目标和方向。毕业时,他凭借在实习时积累的经验、提升的能力,最后成功得到心仪公司的offer,开始了正式的职场生涯。

  而周同学(化名)是在临近毕业的前一两个月开始找工作,之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在找工作期间,他十分迷茫,只能在投简历时广撒网。在面试时,HR让他介绍之前的实习经验,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因此碰了很多壁。

  有实习经历毕业生就业指标更佳

  从就业质量来看,有无实习经历人群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数据显示,有实习经历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1%,高出无实习人群4个百分点;有实习经历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3%,高出无实习人群9个百分点;有实习经历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9%,高出无实习人群7个百分点。

  另外,有实习经历人群基本工作能力掌握度和满足度也明显更高。其中,有实习经历人群基本工作能力掌握水平为58%,高出无实习人群4个百分点;有实习经历人群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为84%,高出无实习人群3个百分点。

  这或许是因为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让大学毕业生提前了解职场现状,及时调整了知识和能力提升方向,同时调整了职业预期,从而使其在上述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有专业相关实习就业质量更高

  有无实习经历毕业生就业差距如此明显,那实习与专业相关和实习与专业无关的人群,就业质量是否也存在差异?为了验证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数据显示,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有实习且与专业相关的人群,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8%,高出实习与专业无关人群37个百分点。从上文在校生数据我们看到,实习经历能帮助大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职业成熟度,降低职业期待错位率。同理,专业相关实习让大学生提前体验职场生活,了解专业去向,有益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引导职业期待方向,因此可能提升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另外,有与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5%,高出只有专业无关实习人群9个百分点;有专业相关实习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71%,高出只有专业无关实习人群6个百分点。

  基本工作能力掌握水平和满足度方面,有专业相关实习人群的就业优势更明显。所以高校不仅需要改进实习实践,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更要为他们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不同学科实习情况存差异

  实习有助于改进人才培养工作,但各学科门类实习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医学和教育学专业毕业生,无论是整体有实习经历的比例还是有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比例都相对较高。这或许与其学科门类课程设置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特别需要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科门类,如工学,有专业相关实习经历比例较低,无实习经历的比例则在本科所有被统计的主要学科门类中最高。为了提高相应学科门类人才培养质量,专业需考虑将更多的实习实践内容纳入课程设计和能力考核范畴,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

  综上所述,实习经历不仅影响在校生的专业和职业认知,更能帮助他们在毕业时更好地就业。伴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也逐渐凸显,这对高校的实习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及专业,更应着力改进实习实践工作。

  在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实习实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职场技能等方面,国外大学的一些做法或许值得国内高校参考:

  在学生实习方面,索尔福德大学利用与当地企业界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推荐大量的实习机会。索尔福德大学是英国最早开设三明治课程的大学之一,近四分之三现有本科课程均设置三明治课程。

  三明治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学习阶段(1)、业界实习阶段及理论学习阶段(2)。由于此课程在第二个阶段会安排企业实习,结构类似三明治,故称为三明治课程。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中间的企业实习阶段,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从中获得验证。一般本科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读书,第三年带薪实习,最后一年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这样的安排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掌握更多工作技能,同时也让学生得到锻炼,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注:

  专业认同度:是指本专业各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学生需要评价关于专业认同方面的七个陈述,它们分别为“我觉得本专业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我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本专业知识”“如果重新选择专业,我仍会选择本专业”“我愿意选择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对本专业的未来发展有信心”“我经常关注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热点和前沿动态”“我的个性特征适合在本专业学习”,评价结果分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无法确定”。

  职业成熟度:是指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任务上的心理准备程度。职业成熟度包括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参照四个维度。从七个方面衡量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分别为“对于将来做什么工作,我已有规划”“尽管现在我还是个学生,但是我能想象出将来自己的工作状况”“我确定自己能在所选的职业上取得成功”“我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我会根据我自己的标准来选择职业,而非家人的要求”“我想和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的人交流”“我希望得到他人指导,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人格特点”。评价结果分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无法确定”。

  职业期待错位率:职业错位是指本校各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期待从事的职业类与本校本科毕业半年各专业学生实际从事的专业相关职业类不同;职业期待错位率=职业期待错位的人数/回答该问题的学生总人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职业人群就业在校生成熟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