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偏离史实的不朽经典

2016年11月28日10:07   教育专栏  作者:赵刚Andrew  

  甲午、北洋水师、纽卡斯尔、“致远”、邓世昌……这些一百二十多年前的历史碎片又被串联起来,顺着海潮,涌动在相隔万里的英国纽卡斯尔泰恩河口与中国辽宁丹东港口之间。

  2016年11月3日,国内主流媒体报道了如下消息: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透露,英国纽卡斯尔市华人组织将与基金会共同募捐修缮位于该市的中国北洋水师水兵的墓地。”

  而就在一个月前,通过民间集资复制重建的“致远号”在丹东港下水。

  一时间,甲午、北洋水师、纽卡斯尔、“致远”、邓世昌……这些一百二十多年前的历史碎片又被串联起来,顺着海潮,涌动在相隔万里的英国纽卡斯尔泰恩河口与中国辽宁丹东港口之间。

  1887年,位于英国纽卡斯尔埃尔斯维克(Elswick)的阿姆斯特朗船厂,北洋水师“致远”号和“靖远”号在这里建造完毕,被委任为“致远号”管带的邓世昌指挥这艘北洋舰队航速最高的铁甲舰,从泰恩河口驶向北海。

  六年后,在同一个船厂,同一个船坞,几乎出自同一个设计图纸,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竣工,英国著名舰船设计师菲利普·瓦茨(Phillip Watts)在上一代巡洋舰“致远”、“浪速”的基础上,做了大胆而创新的改进,使“吉野”号成为当时日本海军中,在排水量、航速、穹甲厚度、舰炮射速等技术指标上最领先的战舰,甚至超过了北洋水师中曾经的亚洲巨无霸“定远”。

  据说,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吉野”的初衷,是希望卖给清政府,以实现北洋水师的更新换代。但是,在内忧外患的政治纷争面前,大清的国力在1888年后,再也无法支撑海军的巨额开支,北洋水师的硬件质量、管理水准、治军理念,永远定格在了19世纪80年代。擦肩而过的新式战舰反过来成了敌人的杀手锏!

  19世纪末中日海军的对垒、军备竞赛的升级,是东亚早期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两个底蕴深厚的古老帝国,几乎同时进入了近代化的轨道。

  当然,纪念这段历史的方式很多,电影算是其中一个。记得2012年7月,我正在南京出差,无意间看到了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宣传海报,喜欢历史的我还是忍不住去了电影院。

  买票时才知道,在南京的院线排期,17:05是全天最后一场,很明显,这片子只能是暑期预热的帮衬。而进了影院一看片子,确实非常失望。

  电影完全效法毫无生气的主旋律模式,生搬硬套地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当前时局搅拌在一起,钓鱼岛、黄岩岛的出现莫名其妙,明显带有官方授意的强行穿越的痕迹。剧本的粗糙程度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不相上下,完全是上气不接下气地蜻蜓点水。

  影片的演员大多表演业余,道具作假痕迹明显,多次出现诸如军用地图中使用简体汉字的低级穿帮。

  对甲午海战这样创造空间宏大的题材如此草草收场,完全不是媒体吹嘘的二十年创作积累,这样的影片广电总局竟允许公映,足见我们还没有摆脱敷衍了事的习气。

  无知曾让我们沦为世界的附庸,而浅薄的电影让一段耻辱被平庸冲淡。悻悻地走出电影院,真是如鲠在喉,还不如把1962年的老片子《甲午风云》翻出来再看一遍呢。

  可能是受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1959年国庆献礼影片《林则徐》的刺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接到了吉林省委的指示,以编剧叶楠的剧本《甲午风云》为蓝本,拍摄同名电影。

  当时,该片导演林农因为政治倾向问题,正在接受组织上的批评教育。可能受到了意识形态、政治运动的压力和影响,客观上讲,电影《甲午风云》中的不少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

  剧中威海百姓要求清廷与日本宣战、并通过邓世昌向最高当局呈交“万民折”,这显然夸大了一百二十年前人民群众的力量。

  中国漫长的帝国时代,基本上是“家天下”为主导的精英治国,普通民众是被排除在外的,一般人只有通过举荐、考试、甚至起义而成为官僚,然后加入精英阶层,参与国事。以小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一盘散沙,治国理政的民主思想极其微弱。

  民众请战的事没有,邓世昌、丁汝昌请战的事也没有。晚晴的政治格局里,一代儒生李鸿章,目睹帝国内忧外患、江河日下的惨状,力主西学,以一人之力,托举起整个帝国的外交、经济、军事。甲午战争仿佛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这是一个制度的失败,一个民族的失败!

  从这个角度分析,影片中李鸿章的倒行逆施、卖国求荣的情节也是值得商榷的,尽管历史上李鸿章的委曲求全、消极抵抗最终确实断送了他一手培植的中国近代海军。

  另外,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兼“定远”管带刘步蟾被定为反面人物,应该超出了历史的范畴。刘步蟾是北洋水师中的著名将领,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的高材生,又精通英语,在海军中的地位很高,是通晓业务的技术型官僚,战略、战术的水准和素养应该在提督丁汝昌之上。

  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刘步蟾代替受重伤的丁汝昌指挥舰队,击伤多艘日舰,保存了北洋水师主力,后来还得到了清廷的嘉奖。

  剧情中展现的刘步蟾与邓世昌的恩怨,多半没有根据,最多只能理解为以刘步蟾为首的闽系军官与出身广东的邓世昌之间的官场矛盾。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电影《甲午风云》存在不少漏洞,但它在中国70后、60后、50后、40后观众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影片拍摄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演职员工忍饥挨饿,日夜奋战。长影也不惜成本,调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的军舰参与摄制,在技术相对落后的五六十年代,拍摄出了高水准的宏大海战场面。

  片中饰演邓世昌的话剧演员李默然是第一次拍电影,据说按照那个时代“高大全”的标准英雄形象衡量,李默然脸上的“疙瘩皮”险些让他“沦为”李鸿章。但这位当时在中国话剧界名声远扬的大腕儿,在电影拍摄中展现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邓世昌”痛斥负责中日调停的日裔美国外交官罗皮尔的一段戏,据李默然事后说,可谓“一泻千里”,而且干净利落地“一条儿过”。

  尊敬的罗皮尔先生!

  难道我大清保卫自己的江山是轻举妄动?

  难道我北洋水师出海抗击倭寇的侵略是惹是生非?

  难道倭寇卑鄙的偷袭、不宣而战,反倒是我大清在肆意挑衅?

  难道我们只有任人宰割、坐以待毙,你们才好说话?

  简直是颠倒黑白、一派胡言!

  导演林农也为李默然这段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演说激动不已,这位中国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又为中国影坛挖掘了一位表演艺术家!1962年中国政府仿照苏联模式,确定了中国22位影星,包括赵丹、孙道林、谢芳、王丹凤、白杨、上官云珠等在内的著名演员榜上有名。如果《甲午风云》再早些制作、放映,李默然很可能成为当时国字头影星中的一员。

  当然,留给几代人深刻记忆的,还是“邓世昌”在“致远”追击“吉野”时的英雄壮举。

  “邓世昌”在得知“致远”炮弹用尽的当口,手扶悬窗,低头不语,壮志未酬的悲凉与伤感,萦绕在这位当天(1894年9月17日)年满45周岁的舰长身边。不一会儿,剑眉倒竖的“邓世昌”又重新抬起了头,面对着迎面扑来的“吉野”号,“致远”管带要求全体官兵前甲板列队。

  这一段与史书的记载大体相符,“邓世昌”紧握双拳,号召“致远”水手“开足马力,撞沉吉野”!“撞沉吉野”的口号在波涛中回荡,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句永不磨灭的经典台词。

  “邓世昌”走进驾驶舱,把辫子一甩,亲自掌舵,急速向“吉野”撞去!他紧锁双眉,目光炯炯,中弹严重倾斜的“致远”,甲板燃着熊熊烈火,但仍无所畏惧地向敌舰冲去!

  “吉野”和整个日本舰队的恐慌记载在日本方面的资料上:“吉野”的水手被这突如其来的壮举惊呆了,不少士兵跳海逃生,舰长坪井航三匆忙间要求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所有舰船向“致远”开火……

  影片的最后,高速前进的“致远”紧紧跟在高速撤退的“吉野”之后,画面中闪过“致远”水手坚毅、愤怒的目光,闪过“邓大人”视死如归的凛然之气。

  当时的北洋水师中,除了邓世昌等舰长级别的中高层军事指挥官,众多水军官兵也接受了英式的教育、训练和思想洗礼。难怪研究中日海军历史的专家马勇、陈悦认为,以英国、德国装备为主的北洋水师,从硬件条件到人员素质,都堪称世界水准。当然他们的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也是世间罕有的宝贵遗产!

  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爆炸声,“致远”被击沉了,连同邓世昌在内的246名“致远”官兵壮烈殉国……

  很难想象,一部受政治左右的主旋律影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竟然还能散发出浓郁、真挚的艺术气息!

  一个艺术家团队的孜孜以求,让《甲午风云》成为不朽的英雄史诗。

  不能忘记,那时还很年轻的业余戏剧爱好者、编剧叶楠,性格倔强、执着于艺术的大导演林农,慧眼识珠、技术上炉火纯青的摄像王启民,初涉银幕、功力深厚的李默然(饰演邓世昌),长影著名演员、“老戏骨”浦克(饰演丁汝昌),还有庞学勤(饰演“致远”炮手王国成)、王秋颖(饰演李鸿章)、李颉(饰演刘步蟾)、周文彬(饰演方伯谦)、方化(饰演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甲午风云 历史 史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