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妈妈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2017年03月14日10:01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L是我的一位来访者。

  最初,她来找我,是因为她的女儿姗姗不能去上幼儿园。只要去,她就会生病,有时会病得很厉害。

  为什么非要上幼儿园呢?

  那时,我反问她,你是否理解女儿生病的意义呢?

  L其实明白,女儿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含义很简单,就是不想去上学。

  但为什么不想去呢?

  经过探讨,她最后理解,是女儿很缺乏安全感,很害怕与妈妈分离。

  理解到这一步后,她决定,干脆不送女儿去幼儿园了,就在家里待着吧。这一段时间,她要好好陪陪女儿。

  以前,她从来没有认真陪女儿的概念,她是一个工作狂,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了。

  这一段时间不长,也就半年,半年后的现在,姗姗就该读小学了。

  妈妈对不起你

  这次,姗姗还是有点不愿意去学校。

  但L对女儿说:“虽然妈妈尊重你的各种感受,也愿意去倾听了解你,这次不一样,你一定要读下去!”

  姗姗坚持读了下去,但两个星期后,L发现了问题。

  她看到,女儿原来好端端的指甲,全被咬没了,不光凸出来的指甲被咬掉了,甚至还咬到了与肉相连的部分指甲,而且有几个手指还流了血。

  看到这些,L非常焦虑,尤其是看到女儿在家咬手指时,她会焦躁到极点。

  终于,有一个晚上,在女儿做完作业后,她对女儿说:“跟妈妈到卧室来,妈妈有些事情想和你谈。”

  到卧室后,姗姗有点紧张地问:“是不是我做作业太慢,妈妈生气了?”

  L说:“不是,不关作业的事,是另外的事。并且,妈妈是攒了很多勇气才决定和你说的。”

  说完这些话后,L还补充说:“妈妈要说的事,你可能会很不舒服。”

  姗姗没有吱声,但她看着妈妈的眼睛,有点严肃,也有些期待。

  L问女儿:“你看隔壁家的小Baby,她还不到一岁大。有时候她会抓大人的头发、咬大人的胳膊,你也挨过这些。你是怎么做的,大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姗姗想了想说:“她很小,不懂什么,我们都不和她计较的。只是将她的手或嘴巴挡开,然后很耐心地对她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会疼的。’”

  “是的”,L说,“她这样做时,我们都很有耐心。可是你是一个小Baby时,没有这样的运气。”

  说到这儿,L的眼泪流了下来。

  她接着说:“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会对妈妈这样做。可是妈妈没有耐心,妈妈会打你、训斥你,有时会把你打得很疼。”

  听到这些话,姗姗沉默了。一会儿,眼睛红了起来,有泪水流下来,她带着哭腔质问妈妈:“你这样对一个小Baby?!”

  “是,妈妈是这样做的”,L说,“对不起,这样的事情,妈妈说了,你也许会难过。可妈妈觉得,得让你知道,你被妈妈这样对待过,妈妈错了,对不起。”

  姗姗再没多说一句话,她只是抽泣。看得出,她非常难过。

  但后来,她再没咬她的指甲。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后,L看到,女儿10个手指上重新长出了整齐的指甲。

  原生感觉都很美

  L对我说,她在我的一篇文章上看过:“咬指甲是在压抑自己的攻击性。”

  指甲和牙齿,是我们身体表层最尖锐的东西,尤其对孩子而言,它们是“最有力的攻击”与“防御的武器”。

  但假若孩子们发现,如果他们的攻击、甚至仅仅是防御,都会带来严重的惩罚,那么,他们就会去压抑自己的愤怒,把指甲咬掉即是这样的含义。

  我这篇文章,L当时看过就忘掉了。

  只是在看女儿光秃秃的指头时,她一下子想起了这个观点。也几乎同时想起,在女儿小时候,自己是如何惩罚她的各种攻击行为的。

  那一刻,她无比愧疚。

  不过,她对女儿说“对不起”,完全没有要女儿原谅的意思,她只是在表达愧疚。

  甚至,她心里还想对女儿说,不必原谅妈妈,这不必原谅。

  很有意思的是,姗姗也完全没有原谅的意思。

  她当时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并没有像大人一样说“没关系”、“我原谅你”等话语。

  讲这件事的过程中,L很难过,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但我觉得很感动也很舒服,有一种感叹 —— 这真美。

  这让我想起,生命中有一些时刻,当我聆听到一个人全然真诚、不带一点修饰地讲自己的感受时,无论那感受是什么,也无论那事件是什么,都是非常美的。

  这就是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所说的原生感觉与派生感觉的区别。

  原生感觉,即事件发生时,那最初产生的感受。

  而派生感觉,即是为了逃避原生感觉而发展出的种种感受。

  譬如,在这一事件中,L的原生感觉主要是愧疚。

  当她讲给我听时,一旦掺杂了一些目的,如担心我谴责她,或希望我同情她,那她就会修饰她的感受,好达到这些目的。而这些修饰出来的感受即是派生感觉。

  同样的道理,假若她讲给女儿听时,先有了“希望女儿原谅她”的目的,那么,她也会因为这个目的、而自觉不自觉地修饰她的感受。那这也是派生感觉。

  有了派生感觉的参与,事情就会显得不那么自然。

  而如果纯然是表露原生感觉的话,就会无比流畅。

  作为听者,我会被深深打动,而作为当事人,L和女儿都会自然得到很好的疗愈。

  结果也显示了这一点,姗姗再也不咬指甲了。

  正视问题的妈妈,就是好妈妈

  对于每个人而言,妈妈都是最重要的。

  这个“重要”是双重性的:一方面,妈妈的爱是我们内心幸福与健康的基石。另一方面,妈妈的非爱行为,也常常是我们内心痛苦的源头。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5岁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0~1.5岁 ,这期间的主题是“安全与信任”;

  1.5岁~3岁 ,这一段时间的主题是“依赖与自由”;

  3~5岁 ,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即男孩恋母期与女孩恋父期,这一段时间的主题是“性与爱的平衡”。

  在咨询中我发现,婚姻与性方面的问题,常常可以归到3~5岁的俄狄浦斯情结上来。但是,假若0~3岁有严重问题,那么,心理就发展不到这一步。

  例如,我一个来访者决定离婚,我让她先列一下这个婚姻的缺点,她列了五六条,我再让她列一下这个婚姻的优点,她列了三四条。

  但奇异的是,她这段婚姻的优点,也即婚姻的缺点。它们完全是一回事。

  缺点可以是:这个男人不优秀。而优点也是:这个男人不优秀。因为他不优秀,所以她觉得安全。

  假若一个孩子的心理顺利度过0~3岁,那么他就有了最基本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他就会寻求优秀与卓越,但假若卡在了0~3岁,他主要寻求的就是安全。

  对于这位来访者,因为安全感是她主要寻求的,所以她选择的伴侣会是“不优秀的”。至少,在她看来是“不优秀的”。

  那样一来,他对于其他女性就不够有吸引力,她就不必太提心吊胆了。

  但是,她现在又要因这个男人“不优秀”而离婚,这又会如何呢?

  可以预料,如果她还是被卡在不安全感里,她仍然会再找一个“不优秀”的男人。

  对于这样的女性而言,她们的伴侣其实不是男人,而是女人。

  准确而言,她们寻求的不是又一个父亲,而是又一个母亲。她们要通过这个“母亲”而重新修童年没有化解的情结。

  L也有类似的问题。

  她对女儿小小的攻击都如此没有耐心,可以预料,那也是因为她当年也没有那份幸运,她的母亲也会很粗暴地对待她。

  实际上,她的母亲要更粗暴一些,并且,她的母亲和父亲都非常重男轻女,而她还有一个弟弟,这使得她的童年堪称“悲惨”。

  在没有接触心理学之前,L说,她的脾气很大。不光对女儿,对丈夫也是如此。

  此外,她还老觉得世界是灰暗的,好像她眼前蒙了一层什么东西似的,让她看不清。也让她觉得与这个世界总是隔着一段距离。

  但读到能触动她的心理学文字后,她觉得,这层障碍一下子变淡了,而现在,这个障碍几乎消失了。

  她觉得这个世界变得很清澈,还有一些亲切感。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她是带着心去读这些文字的。她总是去看,这些文字中的道理或故事,与她有什么关系。当这样想时,这些文字就逐渐解开了她很多心结。

  这首先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而她来找我的次数,也极为有限,她找我就好像做一个汇总似的,与我分享她某一段时间的种种心得体会。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尽管她有悲惨的童年,但她却可以疗愈自己,也可以疗愈女儿,而她对女儿的治疗,效果绝对是最好的。

  L说,她不觉得那对女儿是“疗愈”,她只是在“还债”。她真的很愧疚。

  在我看来,能这样做,就是了不起的好妈妈了。

  我对好妈妈的定义,一个很关键的内容是:愿意看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承认和改变,甚至,哪怕改变不了都可以。

  妈妈,是一个很伟大的称号,也是一个很艰难的称号。要成为一个好妈妈,真不容易。

  补充一个故事:一位母亲说,她看了我这篇文章后,自己试着去治疗近6岁儿子的吸手指和咬指甲的行为(比我文章中的例子稍轻一些,只是咬秃,没咬出血)。

  她对儿子说:“以前你打妈妈时,妈妈会惩罚你。这样错了,你现在打打妈妈,妈妈不会惩罚你的。”

  儿子的眼睛亮了,用很大力气打了她,很疼。

  第二天,她又这样做,儿子还是打了她,但力道轻了。

  第三天,儿子已没有了打妈妈的兴趣。

  后来,他没有了咬指甲的行为。

  她讲这个故事一开始,我有些不安,因为,我一直觉得妈妈和孩子的关系重在“平衡”,妈妈不必因为孩子而过度失去自己。主动要孩子打自己,就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但听她讲了整个故事后,我很感动。

  只是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就不做评判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孩子心理医生武志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