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之“死”:人为什么需要偶像?

2017年06月05日11:59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狂傲学神:人为什么需要 “偶像” ?不是为了崇拜,而是为了超越。

  ▲  ▲  ▲

  偶像,这是个令所有人都无比熟悉的词语,尤其对年轻人而言。

  几乎每个人在年少时期都有过无比迷恋的偶像,他们可以是父母、师长,可以是名人、明星,甚至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者是虚构人物。

  他们就像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魔术师,让我们如此地投入和痴迷,以至于人们常常鄙视那些 “脑残” 的粉丝。

  但是,我们或许是低估了时间的力量,人们往往比想象中善变,他们会无情地 “抛弃” 当年所痴迷的偶像。

  最近,在微博上无意看见李敖病危入院的新闻,平添了几分惆怅。在大学期间,我非常热衷于阅读他的书籍,听他的讲座,看他的视频,被他的传奇经历和博学多才所感染。

  直到今日,我依然会回想起当年看《北京法源寺》时期的热血沸腾。

  虽然我是个对追星和偶像崇拜嗤之以鼻的人,但从广义上看,他也可以算是 “偶像” 了吧。只是后来,我对李敖渐行渐远,他的很多看法我不仅不能再认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反对。而这绝不会是我个人的孤例,大多数人都不会长久地痴迷于一个偶像。我们或许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他们遗忘。

  在知乎上有过一个很有趣的调查,叫做 “爱过,但后来不爱了的作家排行榜”,其中排名前五名的是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郑渊洁和李敖。

  郭敬明与韩寒可谓是最典型的代表,在十年前,他们横空出世的时候是打着 “先锋” 旗号的,尤其是韩寒的成名作《三重门》,是被当做反抗教育体制的代表。

  可是现在,他们却成了人们吐槽的对象,郭敬明成了小时代式的拜金主义的沦落者,而韩寒则变为了一个彻底的投机者。

  如果从名利上看,他们是成功了,但是人们为什么不再将他们看作是 “偶像”,也许是因为他们终究成了自己当年最讨厌的样子。我 没有看过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也许对此没有太多体会。但是,对李敖,我是明确知道这个过程的。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认同他的?是他在不厌其烦地大赞 “911” 的时候,是不分青红皂白强硬地 “反美” 的时候,也是在他屡次发表 “反同” 和 “直男癌” 式言论的时候。

  或许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不再是那个反抗的勇士,而是一个活在旧时代中的老人。那么,我所抛弃的真的是他这个人吗?或许不是,而是那个时候的自己。

  人之所以需要抛弃偶像的最大价值,就是与旧日的自己告别。这意味着你在成长,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推倒和重建的过程,它一定会伴随着破旧革新。

  当年的你,之所以会欣赏这个人,是因为在 TA 身上有着你最向往的品质和理念,从某种意义上看,偶像可以被看作是虚化的老师。

  但是,没有任何一种价值会永垂不朽,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认为坚守是一个很珍贵的品质,而现在却愈发觉得能够 “否定自我” 才是更加难得的事情。坚守需要勇气,抛弃却需要智慧。

  坚守其实是一种本能,它伴随着自恋式的自我满足;否定则是在打破舒适区,它是在丢弃 “我执”。

  这里想起一个很诙谐的故事,在英国二战后的首次大选中,丘吉尔失掉了首相的宝座,当时有记者采访丘吉尔:“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却失去了首相宝座,这是否意味着英国人的忘恩负义?”

  丘吉尔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 但他接着说了一句名言:

  But, 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

  但是,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可以想象,丘吉尔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是带着一脸坏笑。其实,能够否定自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国度。

  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追寻一个偶像或导师,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叛师” 不仅是一件极为大逆不道的事情,还会被认为是朝秦暮楚。

  不过也有少数例外,在中国近代史上就有这样的事件,他们是 20 世纪以来最负盛名的师徒:

  1890 年,他是一个科举落第的少年,那时他的目标是光宗耀祖,参加科举,走传统知识分子这条路。也就是在17岁那年,经文友介绍,他得以拜见一位广东的“南海圣人”,这次拜访使得他心服口服,立即拜 “圣人” 为师。

  这位博学多才的老师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意识到以前学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学问。在之后,他们共同创立学校、办报纸,并且共同策划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变革。

  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不得不流亡海外,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眼界又一次被打开了,他开始学习日文,阅读大量西方文献。于是,他开始意识到了老师的短浅之处,公开发表文章反对老师的观点,他激烈的言论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这对师徒最终分道扬镳。

  这个人就是梁启超,而他的老师则是康有为。

  人们之所以会抛弃偶像,最大的原因是成长的速度,你在成长,但是你的偶像还在原地踏步。不是任何人都能不断地成长,TA 的指引曾使你看到更广阔的远景,却不能满足你现在的需求。

  “抛弃” 是个很残酷的词语,而现实却远非如此。我们对于昔日的偶像往往带着一丝温情,即便你已经不认同 TA 的观点,因为人不仅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是所有观念的总和。

  今日的你,也是被你昔日的偶像所 “塑造” 的。直到现在,我依旧会感谢当年所看过的李敖的书,他告诉了我为什么要去争取自由,为什么要去反抗权威等具有启蒙意义的问题。

  只是现在,我也会看到他的局限性,局限于特殊时代背景的大男子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或许现在的我之所以没那么喜欢他,是因为我学会更理性地去看一个人了。而这也是人为什么需要 “偶像” ,不是为了崇拜,而是为了超越。

  校订:吴巍、姚色丰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偶像粉丝追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