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部印度电影又又又又又被刷屏了,讲的是教育!升学!教育!升学!
虽然小孩升学是一件万分焦虑的事情,但不得不说,一个人最初的底气是家庭和学校给的,但一个人一生最终的勇气终究是自己给自己的。
故事的梗概就是——
就是一对印度父母为了私立学校奋斗的故事!
就是一对印度父母为了“学区房”奋斗的故事!
就是一对印度父母为了进好学校奋斗的故事!
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太太米塔为了让女儿皮娅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各种办法。而当他们费尽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电视新闻主播不停渲染德里幼儿园择校竞争的激烈程度;众多家长朝着排名前五的私立名校冲刺,彻夜在学校门口排长队;主角拉吉夫妇也是为了女儿不停搬家,上演了一出印度现代版“孟母三迁”……
其实,这就是一个“虎妈猫爸”的家庭教育氛围!
中印对比现场一:
夫妇两人想让小孩上私立学校,但首先孩子得先经过面试。第一次去幼儿园排队报名,天还没亮现场已经排起了长龙,很多家长提前一晚就来占位,拉吉连报名表格都拿不到。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家长们是不是已经产生了一种既视感:那就是去培训班排队的场景?为了能够报上一个XXX的名额,有些家庭甚至全家出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轮流排队……
哎!谁让我们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呢?!竞争激励啊!
夫妇两人又决定转战私立学校附近的“学区房”。但是,好的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里,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学历、职业、谈吐思维、衣着品位等等都要纳入考量。
为此,拉吉夫妇费尽心思,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拉吉不懂什么是鱼子酱面包,哪怕名牌加身也是一股土豪即视感,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英语不好,无法体现其身份象征。为了孩子入学,拉吉夫妇假扮别人的生活:为了假装去国外度假,竟然跑到摄影馆“摆拍”照片,只为了能够发到社交平台上等情节。
现在北上广深的民办学校、国际学校,哪个不要面谈一下?七八岁的小孩有什么差异?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父母的职业、职务和家庭的背景。
所以,有些七、八岁的小孩已经看过了世界,重新回到了课桌前,开始一段新的学习时光。而有些七、八岁的小孩却从没有去过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以外,眼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的起点。
在经过培训组织的好一阵折腾之后,孩子却依然被私立学校拒之门外。无奈之下,这对夫妇又觊觎起贫困学生的名额,甚至想出“歪招”——假装贫困户骗取指标。
一家子立即从高档社区迁往贫民区。为了验证其贫民身份的真实性,学校必须前往贫民区对申请贫困生名额的学生进行家访调查。第一次接受调查时,拉吉夫妇就差点露馅。正当他们不知如何圆谎时,不知情的邻居却帮腔道,他们只是刚刚破产,还没有融入生活。
在国外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diversity”,也就是在一个学校里要有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在一起。因此,即使你是少数派,学校也会照顾录取一定的比例。
在几十年前,没有几个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亚裔申请,那录取率非常高,甚至还会给你提供高额的奖学金。这就是为了能够让学校的学生,从小社会开始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
如果说,印度的私立学校也实行这样的制度,实际上真的挺好的。毕竟穷人的小孩如果真的很优秀,也会有机会进入名校学习。
热心的邻居希亚姆为了能帮助小女孩拿到学位,还自告奋勇地为拉吉介绍工作,一来一往之间,拉吉夫妇与希亚姆一家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当拉吉的女儿终于顺利通过考核,进入理想学校时,希亚姆的儿子却落选了。眼看着这位辛苦了一辈子的劳工不停自责,拉吉夫妇非常愧疚。
哎,这个世界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而无情。今天你家孩子和隔壁邻居孩子还在一起玩耍,明天你们就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竞争者。去了不同的学校,还在同一个街区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那个为人父母的心情啊……大家体会一下。
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新一轮的教育投入和竞争,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家庭综合实力的竞争。也就是说,父母能够提供的各种硬件、软件条件,将成为一个孩子学习的起点。
其实,一个人未来究竟如何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部分都靠自己。但一个好的起点,无疑意味着能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这个世界。
其实,一个人的学习究竟好?还是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同伴的水平,如果同伴水平高,那你自然会更加努力;如果同伴水平差,那你自然就稀里糊涂……
所谓择校,是在选择一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家庭,培养具有奋斗、竞争意识的下一代。
其实,全球家庭都很焦虑,作为中国家长,你适应适应就应该习惯了吧……别再大惊小怪了!
本文系原创,如有合作:bobyxun@126.com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