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是场相互确认和喜纳的双向成长

2018年05月02日10:5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本文作者是一位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如果你愿意花5-10分钟深度阅读,相信会和胖宝妈一样觉得受益匪浅。

  首发于公众号“贝可成长记”,“金融辣妈”经作者授权后转发。

  现在一谈到家庭教育,容易走两级化。一种是传统的,一种是西方的。

  传统的从孔子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到曾子的“父母之行,若十道则从……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都强调父母的绝对权威。

  传统教育的优点自不必多说,支撑我们几千年泱泱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多反思的是弊端,过分的强调孝道与顺从,导致很多孩子处于父母的从属地位,孩子不是被当成光耀门楣的工具就是发泄情绪的出口。

  寒假前后,这种例子充斥着媒体报端,9岁的孩子因为丢失手机被妈妈活活打死,10岁的孩子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妈妈充电线勒死,5岁的女儿被华裔母亲亲手掐死……古往今来,这种悲剧都不在少数。

  另一种西方教育,强调尊重孩子的个体权利、独立、平等,孩子不再被当作孩子,而是一个平等的独立个体。我们开始学习什么是无条件地接纳,站在孩子的视角,与孩子一起从无知、好奇、感性,一起重新走一次生命的成长过程。

  以孩子的标准为标准,孩子的喜乐为喜乐;以融入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玩伴和朋友成为共同成长典范。过分西化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很多父母放弃对孩子应有的引领、指导和规训,有时候结果往往不是共同成长,而是共同“长不大”。

  “在我看来,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关键并不是从中国传统的单向走向西方的另一个单向能解决的,而在于从单向走向双向,从对立到共生。由亘古不变的单一标准转向根据孩子的成长、变化和家庭生活变迁而随时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独一无二,无法标准化,也无法由任何一个教育传统来代替,同时离不开孩子和父母双方的视角互动和环节参与。这个过程有生命、有传承,肯定也有感动和蜕变的痛苦。”

  做父母,是要和孩子形成密不可分的成长“共同体”

  其实,做父母并不仅仅是一个标准化知识的应用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购买知识的过程。成长不仅仅是孩子单向的成长,对父母来说有时候更需要,我们通过和孩子的互相认可、激励、守护与帮助,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成长“共同体”。

  一个人的性格、意志与品质很重要,在某些程度,甚至比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而这些,往往不是靠传授、学习习得的,是长期在家庭环境里和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系性品格,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任何一个“家长课堂”、一门标准的为人父母的知识都只是个外在的框架,无法真正让我们了解到和孩子共同内在成长的需求。

  有一次外出做讲座,有一个现场观众问我一个问题:她有一个15岁的孩子,孩子最近不愿意去学校,因为觉得自己眼睛小。这位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孩子。我问她:是不是从小你们评价孩子的时候,经常说:“我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眼睛太小。”这位妈妈告诉我说是的。

  这意味着孩子因为眼睛小不愿意去学校绝不仅仅是因为同学或其他人无意中说她眼睛小,而是父母在眼睛这一点上的不确认和不喜纳的态度导致的。父母的态度很关键,因为这恰恰是孩子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能改变的。所以我说,育儿是一场相互确认和喜纳的双向成长。

  如何做到相互确认和喜纳?

  第一步是对先天因素的无条件的接受,无论孩子有任何先天缺陷,只要是后天的努力、意志不能改变的,都应该看作是上天的命运与安排,坦然接受。

  根据精神分析哲学的理论,孩子从出生开始,其对自身的确认不是靠封闭的自我来完成的,而是仰依妈妈。从妈妈的眼光中确认自身是否可爱、漂亮,值得被爱。

  前段时间口碑爆棚的《神奇男孩》也说明了这一点,天生脸部畸形的男孩奥吉被父母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让他在受挫时也能让强大应对。可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在最恰当的时间给予最恰当的确认与表扬。这种确认和表扬,就像灯塔一样,会让孩子在未来漫长的成长途中,心中永远都有归途。

  相互的确认和喜纳,这不仅是对父母的要求,同样也是对孩子的要求。对于父母先天的因素,也必须教育孩子坦然接受。在家庭共同体中,父母和孩子都不是完全靠自身来确认自身,而只能在他者处才能获得自身的客观和对象性的确认,而这个客观和对象性确认最为关键的承担者便是家庭共同体中的孩子和父母本身。

  第二步则是对于孩子和父母通过自身意志与自我意识而实现的价值的欣赏和承认,而不是互相蔑视与贬低。在哲学上,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感性确定性中升华为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而自我意识的确定性意味着对感官肉身的超越与自身潜能与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这一点上,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会同样面对感官刺激、娱乐诱惑,会忽视思想与自我意识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父母在帮助和引导孩子从感性确定性中走向自觉、自由的自我意识的时候,自身自我约束的榜样力量不可缺少,这也意味着孩子的成长与品质的养成绝非是孩子自身的责任和要求,而是双方努力自我实现的共同需求。

  而共同成长就意味着放弃单向的管束或放任,避免剑拔弩张地形成对立、甚至敌对的亲子关系。始终坚持“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这一原则。

  在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看来,自我是一种心理结构,孩子的自我发展需要得到父母“合理地回应”,父母的回应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形成。父母过度的否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个错误,从而把父母的自我当成自己的自我,一切按照父母的期望行事,无法脱离与父母的联系;而过度的肯定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全知全能,没有抗挫折能力,也无法正确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这种界限也是自我的一部分。

  在否定孩子的无理要求时,态度坚决却又充满爱意,因为爱所以拒绝和批评。比如对于无限制地沉迷于游戏或玩乐中的孩子,态度坚决地批评,但并不是因为孩子的玩乐损害自己的面子,而是因为爱孩子,怕孩子会因此荒废人生,所以才批评,批评的出发点是深层的爱。

  父母之爱,本该毫无心机和套路

  如果为孩子付出了爱与精力,则完全没有寻求回报的“诱惑”性,即这种付出是毫无心机和套路的,是真诚与善意的,不会让孩子产生任何的心理防备与负担。

  在我看来,唯其如此,一个牢固而又稳定的家庭共同体才能日益地培育和成长起来。父母在和孩子在共同成长的历程中相互看到对方的努力与付出,并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认可。

  正是一次次以爱和付出,和一起孩子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为目标的引领和管束,才能形成有厚重感和难以割舍的共同成长支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父母成长育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