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告诉你为什么女朋友爱吵架?

2018年05月04日12:53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你的女朋友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窈窕淑女,尽善尽美,叫人不禁感慨人生难得如此知己红颜,一度难舍时光如斯飞逝。而只要你们一吵架,你就会立刻明白什么是娴静时有如娇花照水,生气时直叫赛过张飞。

  顿时你就成了大烂人,以往你对她的所有温柔体贴在她眼里都变成了虚伪做作,此时不管你如何解释退让,都挡不住她报以雷霆之击。

  轻则伤筋动骨,脱一层皮,等她气消之后,依然回归你侬我侬的甜蜜生活。重则表面平静无波澜,内心毅然决然已将你归入了前男友系列中,而你依然懵逼不知归处。

  等到第二天微信一声“亲爱的”之后,换回“对方不是您的好友,不能发送信息”你才恍然大悟,赶紧拿起你的诺基亚拨通名为女王的电话号码,对方传来一阵温柔动听的女声告诉你“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就问你慌不慌?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那就对了,这样我们才有必要继续往下聊。

  当你和女朋友吵架的时候,如果在核磁共振下观看你女朋友的脑部成像,你会发现,在她处理逻辑的理性区域里是非常安静的,而她处理情感的感情区域却异常地活跃。

  换句话说,她关闭了自己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转而按照自己的情感能力来应对你此时的所有解释。在她生气的时候,没有逻辑,没有道理,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你爱不爱她,而且是她认为的你爱不爱她。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她被一个叫做“确认偏差”的“小三”给挑拨离间了。什么是认知偏差?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话说曾经有一位老师给自己的学生们出了一道题目用于测试确认偏差是否普遍存在。期间是一个个单独出题的,所有学生之间都不知道别人的答题情况。

  题目是这样的,老师和学生们说“我现在提供一组数字,我只提供前面四个数字,这四个数字之间符合某种固定规则,你可以尝试自己说出第五、第六、甚至第七第八个的数字是什么,个数不限。但是我每次只会告诉你你说的数字符不符合前四个数字隐含的规则,符合或者不符合,然后你只有一次机会告诉我,那个隐含的规则是什么。

  老师提供的前四个数字分别是1、2、4、8。大部分的学生都说出接下来两个数字是16和32,老师倒是肯定说是符合规则的,于是这些同学给出的规则是:每一个后项是前一项的两倍,老师回答:错了。

  还有极少数学生考虑得比较谨慎,说出16和32都符合之后,又说出后一项是34,同样得到老师符合规则的答复,就再说了几个类似36、38这样的项,然后得出的规则是每一项都是越来越大的偶数,得到的回答同样是错了。

  最后只有一个同学提出了这样的一串数字:16、32符合规则之后,又转而问11、13、-2、-12,得到的是不符合规则,接着问33、34,得到的是符合规则,最后还不死心,又提出35.33和36.8,得到的是不符合规则,到最后面他实在是找不到别的可能了,于是得出了他的答案:规则是只要后项是比前一项大的整数就行,老师终于说了句,对了。

  这个故事是一个关于确认偏差的经典案例,当我们大部分人类在判断、确认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心里会有一个预判,然后接下来只会拼命寻找符合自己预判的线索,而忽略很明显但是却不符合我们预判的信息,这就是每个爱情里都存在的“小三”,确认偏差。

  当情侣之间发生争吵时,往往是因为男方有某件事伤害到了女方,我们称之为导火线,事实可能是男方不对,当然也有可能是女方不对,但是此时并不是适合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

  由于确认偏差,在女方的心里已经下了个男方根本不爱自己的预判,她就会在自己的记忆里拼命搜索那些可以证明你不爱她的事件和细节,而忽略那些和她预判不同的事情。

  此时在她的眼里,你是自私可恶的,你霸占了她那么久的青春,却一路上只有种种劣迹,经常让她不开心,完全感受不到爱情该有的甜蜜,丝毫想不起来你有什么值得她为你付出那么多的地方,心里正自万般委屈。

  如果你此时过去一句“明明就是你不对在先”那也就基本断送了你们继续沟通的可能性,只会增加确认偏差的强度,让她更加失去理智。

  作为一个外可征商场,内可下厨房,情可斗“小三”的有志新青年,你应该明白,此时的她并不是无理取闹,她所表达出来的一切,并非她的本意,只是有“小三”在从中作祟,让她怀疑你是否真心爱她。她说的种种狠话,做的种种失去理智的事情,只是想要重新确认你是真心爱她。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做判断的时候都是采用律师机制。

  我们肯定有这样的经历,当一套性格或者是星座测试的结果冠以诸如天性善良,无限魅力等名词时,你就会发现这个测试怎么这么准,仿佛就是为了自己量身定制的一般,我要告诉你的是,无数的其他人也都是这样想的。

  互联网上的所谓性格或者星座测试大部分没有严格的科学验证机制,而是一堆商业营销人员在根据确认偏差理论设置一大堆消费者想要听到的答案。他们不在乎事实真相是怎样的,他们知道消费者喜欢听什么,就故意迎合,引发消费者共鸣,助其转发或者是直接消费,从而达到他们盈利的目的。

  正如近两年内容创业风生水起,对于一个愿意理智思考的人来说,如果你将如今活跃在内容创业风口的网红人物一一细究过去,你会发现,有极大部分其实并非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消费者心理的研究者,他们在研究消费者想要听到什么,喜欢听到什么,将消费者喜欢听到的话编撰成文,冠以知识的名义。

  这其实是一种愚弄大众的恶劣行为,只会让不明真相的大众越来越认为世界就是TA看到的那个样子,从而更加故步自封,听不进去一点与自我认知相悖的观点,确认偏差,就是如此顽固。

  当然,所幸并非都是如此,也有蛮多如师传道的作品,比如和菜头的《槽边往事》,李笑来老师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和《新生大学》(当然还有蛮多其他的公号)。

  所谓知识使人明智,知识使人容易脱离单身的苦海,知道确认偏差有什么好处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承认确认偏差的存在,在我们做出判断之前,检查下自己是否受了确认偏差的欺骗;

  2、积极主动去寻找一些与自己原本认知不同的观点,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逐渐靠近世界的真相;

  3、在与人沟通时,知道对方同样存在确认偏差,耐心解释以待达到沟通的目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偏差女朋友数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