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到底拼什么?西城教委放出大招儿

2018年05月15日09:4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在新高考时代,未来高考竞争力将集中体现在各区以及各校的学科优势,以及区域层面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也是当前区域教育和各中学之间竞争的核心指标之一。

  4月27日,西城区教委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召开了示范高中联合体成立启动大会,同时为首批学科建设示范基地校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校颁牌。

  当天的参会人员阵容强大,包括西城区教委主任赵蓬欣、副主任唐挈,西城区15所示范高中校校长,以及教委相关科室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堪称西城中学教育的核心领军团队。

  对于全新亮相的示范高中联合体,西城教委主任赵蓬欣寄予厚望——通过加强示范高中间的交流共享,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改革创新,提高示范高中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打造“教育高地”上的“高峰”,带动西城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

  如果考虑到目前正在全面启动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北京市高中综合改革,你就能看到西城这项举措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打破文理分科,考生可自主选科,高考的竞争已从学校的整体竞争逐渐细化到学科竞争,这对高中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供给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任何一所学校,包括大家眼中的超级牛校,也无法保证学生所选的学科都能个个最牛,客观上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新高考带来的全新挑战,客观上要求区域教育在超越学校的层面上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弱化单兵作战,发挥各所学校的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释放团队作战的效益。

  可以说,在新高考时代,未来高考竞争力将集中体现在各区以及各校的学科优势,以及区域层面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也是当前区域教育和各中学之间竞争的核心指标之一。

  来看看新成立的西城区示范高中联合体到底要干嘛?

  总体来说,示范高中联合体是在西城区教委领导下组建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由 15所示范高中组成。未来这些学校将根据各自特点,发挥在学校文化、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广泛交流研讨,同时促进各方面的资源共享。一句话说,大家抱团互补,打造合力。

  更关键的是示范高中联合体发挥示范引领的两大举措——学科建设示范基地校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校。

  当天,四中、八中、一六一中、师大附中、师大二附中、师大实验中学六所学校成为首批基地校。

  按照西城教委的规划,未来,学科建设基地校将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建设基础上陆续推开,逐步增加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等项目,也就是,将来所有的高中学科都将建立区级学科建设示范基地校。

  比如,四中将着力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建设和竞赛;八中将着力于语文学科建设;师大二附中着力于历史、地理、政治学科建设,加强文科尖子生培养;师大附中将着力于英语学科建设;师大实验中学着力于数学学科建设,力争在数学、信息技术学科竞赛有所突破等。一六一中:加强文科实验班建设,保持文科整体实力稳定基础上,促进文科尖子生得到充分发展。

  从目前公布的首批学科基地校来看,各个学科都堪称这些中学名校的“看家法宝”。将来,学科建设基地校的学科无疑将担当西城区中学各学科的“龙头”和“高峰”,并通过联合体的平台向全区中学相应学科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源供给,从而带动西城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

  另外值得期待的是,这些基地校将未来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优等方面将获得更大更灵活的政策倾斜。在师资储备上,将拓宽途径,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引进外省市优秀师资;加大招收知名高校优秀毕业生力度,充分提升区域优秀人才专业化与科研性水平,补充优秀人才资源储备。

  同时,基地校还将积极探索贯通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加强培养的连续性与纵深性。发挥区域优势,联手各高校、科研院所、艺术文化领域等广泛社会资源,搭建高端培养平台。

  换句话说,未来西城学科建设基地校将配备更优秀的师资,无论是在人才引进还是招揽名校毕业生;要知道,在进京指标和教师编制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拿下这样的政策优势,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将是巨大的利好;另外,基地校还将探索从小学到高中的贯通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链条中探索更灵活的成长通道,尤其是着力于不同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新信号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西城中小学教育在原有基础上的新转型——在公平的基础上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未来的西城教育将在尖端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的人力、政策及各类社会资源。

  面向高中课改和新高考,西城正在悄然布局的这盘大棋,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产生深远影响,无论对区域、学校还是家长来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新高考西城教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