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H1B申请又截止了,而且根据今年的申请数量,中签率可能会创新低…面对如此惨烈的求职环境,还是会有一些留学[微博]生脱颖而出,拿到顶尖级公司的offer。这些留学生是凭什么得到公司的青睐呢?其实,无非靠以下五个方面。还想找工作的出国党们,快来看看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吧?(文|李奕)
作为一只找到工作的大四狗,最近被学弟学妹约饭,聊得最多的还是“找实习”和“找工作”。
这回想换一个方式,不再单独讲找工作的某一方面,而是回到big picture:在美国找工作,到底有多少种途径?
别急着告诉我你不是留学生,对找工作也不感兴趣:来我这儿看文章,还愁没故事嘛。
咳咳,我要开讲了。
第一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GPA秒杀招聘官
这招属于中国留学生中的诸多学霸。我自己对GPA没有变态的要求,觉得80%的课拿A左右就差不多了,但是我也听说过GPA跌落4.0就得抑郁症的例子。。。
当学霸、门门功课A+其实是很难的(你以为我没试过么哼),当然,除非你天生就是学神。
我亲眼认证过的学神,一个是Pomona的同届姑娘Sally。16岁就上大学的她,不光在三年里读完了政治经济哲学加数学的双专业(听起来更像是四个专业对不对)中英德三种语言完全流利还会法语,19岁就毕业了摇身一变成了我的学姐(感觉很多人19岁还没开始上大学呢)去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更可怕的是我去年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已经拿着双学位的她,居然还保持了完美的4.0绩点,拿到了top 1%的Summa Cum Laude最高荣誉。
作为一个学渣,我当时的心情是崩溃的。。。
Sally工作后我俩在西雅图见了一面,我问她:“你学术这么厉害为什么不留在学术界,非要做没那么喜欢的金融?”
“就是因为学习对我来说太简单了,我才想做点自己不了解的来挑战自己啊。”Sally的回答理所当然。
这姑娘,我服。
当然了,志存学术界的学神还是有的。
比如很久以前就出镜过的万教授。这货虽然在找女友的道路上迈着蜗牛的步伐,学术上却一阵赛一阵的厉害了。不光刚刚拿到了剑桥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他大一暑假去剑桥上summer就信誓旦旦要回去,这就做到了,学神就是学神)还通过了北美精算协会的精算风险建模考试。
具体考的啥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巨难考就对了。我问他“你研究生又不读这个还费这么大力考什么精算啊。”
万教授说了,“就是为了大学最后一学期不留遗憾而已。”
学神的世界,我不懂
第二类:混社团搭人脉,Networking搞定一切
这一类常见于各大商学院[微博],和有志进军投行咨询的留学生圈子里。如果硬要给我自己分类,大概也能塞进这一类里。
我的经历在出道文[留学美国这四年]里介绍过,如果要极度简化一下,就是:
大一各种瞎玩儿认识人,大二稀里糊涂选进了学生会,加入了各种社团学了怎么领导美国人,大三在欧洲交流一圈回来之后机缘巧合进了一间五百强的医疗公司,大四半路出家拿了管理咨询的offer。
但如果说从我的经历中能提炼出什么的话,那就是“认识人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大一特别爱玩儿,认识了年级里大部分的小伙伴,我在大二竞选学生会年级主席的时候才能成功当选,成为了Pomona历史上第一个担任这个职位的中国女生,也是我早期简历上的一个亮点。
通过中国学生的背景,我认识了Pomona在香港的校董,他介绍我去中环的银行实习,我才有了第一份宝贵的实习经历,也非常幸运地从中意识到我不喜欢金融,早早地转型改变了方向。
至于大三暑假的五百强实习,对医疗原本没兴趣的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这间公司,是一个在那工作的学姐介绍我去校园面试的。结果我发现公司文化和我的性格完全相符,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间公司,后来也通过在面试中展现我对公司文化的热爱成功斩获总部的offer。
至于管理咨询,我一直被告诫是“录取率最低的全职offer”,开始准备的也不算早。但所幸熟悉的学长学姐中也有不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过,给了我很多帮助。
并非我的每一份实习都是直接通过networking得来,大多数时候我走的依然是校园招聘到面试的常规道路,但是很多情况下,networking和人脉确实可以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机会,让你了解一些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说不定就间接成全了你的下一份工作。
第三类:学CS当码农,进军硅谷西雅图
首先得补充,硅谷虽然仍然是码农集中度最高的地方,但是北有西雅图,南有洛杉矶,东边有纽约,中部还有新兴城市丹佛,学CS的同学们现在可去的地方可多啦。
在Pomona这样一个文理学院里,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这样一个专业都在中国留学生里占了半壁江山,可见其火爆程度。
其实我个人觉得学CS是极好的,不止一次,已经毕业的校友劝我:“趁你还没毕业,多学点编程,工作了会很有用的。”于是我现在也屁颠屁颠的每周码农几小时,虽然水平不咋地。。。
更别提我身边那些编程达人了。同届的电脑天才R,大二暑假就被谷歌邀去实习,他还提条件,想要一半时间在Google一半时间在YouTube,两边都能学习到。天才的条件自然是立马被满足了,“只要你来,咋样都行。”
毕业后他也不急着回到谷歌,先去科技创业公司试试手再说。现在需要工程师的创业公司那么多,向他伸来的橄榄枝无数,慢慢挑呗。
我觉得当码农最好的一条,其实是:这些科技公司的食堂都好棒啊!
上学期跑去湾区的Facebook总部玩,正好是早饭时间,居然有专门的中餐食堂,有新鲜的热粥,好像还有油条。我也想要扎克伯格来当CEO啊有没有!!!
第四类:人格魅力,花见花开,是个人就想招你
这才是传奇般存在的一种人。对他们来说,GPA多少,背景如何,都不重要。因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传统的networking秘诀,什么先邮件再约咖啡的按部就班在他们身上也是totally lost。有个人魅力,在酒吧都能找到工作。
说起这样的传奇人物,不得不提到以[一个在美国大学GPA仅为2.5的中国学渣是如何找实习的]风靡留学圈的屌丝大神张一驰(我可不敢称他屌丝,这是他自己的谦称 )
凭借着2.5的学渣GPA(这绩点连我都不敢跟他比学渣)他拿下过包括Merrill Lynch, Wells Fargo, J.W.T。在内的高端offer,其传奇经历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格魅力高于一切”。
当然还有第五类:土豪用家里的钱自己在美国开公司玩儿。考虑到这个普遍意义上的参考性有限,我就不讲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