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的两极分化:学霸与学渣

2016年12月13日09:58   教育专栏  作者:赵刚Andrew  

  在英国,平均成绩达到70分以上(相当于国内的90分以上),本科阶段如果得到一等荣誉学位(First-class honours)、硕士阶段拿到“优秀生”称号(Distinction),才可以认定为“学霸”。

  相反,平均分在40分以下(相当于国内60分以下),是不及格的,没有学位。

  在咨询留学[微博]英国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会提出“毕业率高吗”这样的问题,显然是要探一探做“学渣”的风险和几率。

  实际上,英国大学教育仍是大众教育的一部分,学校设置最低分数线,而不是“末位淘汰制”,因此,达到及格水平,取得学位,应该是一般要求。

  而担心无法毕业的心态,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

  一方面,中国教育环境总体是封闭的,虽然有一些国际化的元素(比如外教),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是沿着传统的、固有的轨道运行,一到新的、全英语授课的环境里,一碰到小组讨论和个人演示,就会不适应,产生畏难情绪。

  另一方面,相对于高中阶段以高考[微博]为核心的、旷日持久的封闭训练,大学阶段的外界压力明显减轻,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性差,特别是大一、大二阶段,可能出现成绩上的滑坡,等计划出国留学的时候,课业方面力不从心,担心自己在英国作业和考试过不去。

  客观上讲,很多英国大学的要求确实不低,比如,考试不及格只允许一次补考机会,如果仍未通过,无权进入毕业论文阶段,也就是说留学失败,没有学位。

  但从另一方面看,在英国,自觉学习的氛围非常好,不管是国际学生,还是本地学生,课上课下学术交流的气氛浓厚。

  我们曾经以为西方人思想活跃,但并不勤奋,而实际上,西方人不仅思辨性强,学习的自觉性也很强,与东方人相比,勤奋程度丝毫不落下风。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中国学生的感染作用很大。所以,留学时,中国学生的自觉性相比国内时要明显加强。

  当然,过程很辛苦,主要还是语言上的障碍,特别是硕士阶段。英国的一年期硕士,留给中国学生调整、适应的时间并不多。而语言上的瓶颈,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慢慢突破,而剩下的时间又要集中对付主课和论文,因此压力很大。

  不过从结果看,中国学生的毕业通过率并不低。除了中国人特有的韧劲之外,我们“集体主义”的学习方式和考试技巧,倒适应英式教育强调理论的特点,使得中国学生死记硬背的那一套本事,又有了用武之地,所以成绩上、面子上还过得去。

  当时我所在的MBA[微博]班里,只有一个中国学生没有拿到学位,他家庭条件好,平时比较懒散,不够认真,没有通过也在情理之中。

  而让人激动的是,这个班里竟然有两个中国学生得了“优秀”(Distinction)——Beny和Mark,要知道整个MBA里才三个人获此殊荣,两个是中国的!

  在这个国际化的环境中,摆脱了原有体制的束缚后,中国人是有实力赶超世界的,可能我们的反应会慢一些,困难大一些,但我们厚积薄发、后发制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学霸 学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