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0后中学生热议80后作家 郭敬明是风尚少年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6日 11:47   东方网

  写小说、办杂志、加入作协、资助希望小学……“抄袭门”、爱打扮、负面新闻不断……这是郭敬明,争议不断却引领青春文学、弱不禁风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对于郭敬明这样一个80后作家,90后中学生们是如何看待的?

  2010年9月20日下午,外研社杯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新闻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以聚焦“后世博时代”中学生风尚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上海市进才中学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就“郭敬明是不是风尚少年”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论辩。

  作为正方的进才中学开篇立论从魏晋时期的“风尚”定义及《辞海》中的词条解释陈述“风尚”,在例证中,正方讲到这位当年从四川自贡走出来的少年在5·12大地震后对家乡的慈善捐赠行为,在正方辩手看来,郭敬明是努力实现梦想并懂得感恩回报的人,这恰恰是他们所认为的“风尚少年”标准之一。

  复旦附中在驳对方论点时表示,郭敬明的写作内容以及其自由化写作风格与“风尚”二字格格不入。在写作内容方面,他的文字以“明亮而忧伤”著称,纠结于感情、读来晦涩,并不能给读者带去积极和深远的意义;同时,他将商业和文学结合的自由化写作路线,相比宋朝年间欧阳修的古文运动所显现出来的文学风尚而言,郭敬明并不是一个文学的领航者,因此他不是风尚少年。

  借助对“郭敬明是否风尚少年”的讨论,90后中学生对对何为“风尚”有了更深刻也更形象的理解。在对两校学生的赛前采访中我们发现,中学生们肯定郭敬明坚持文学理想、懂得市场运作的特点,但他们更欣赏的,是另一些80后“风尚”名人,比如韩寒。韩寒身上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更能获得渴望独立的90后的认同。处在家长过于精心的呵护和考试的重压下,身心自由是90后最强烈的渴想。

  此次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中文自修》杂志社等单位承办的以“世博风尚好少年”为主题的活动得到了各方领导的重视和嘉宾的支持。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到场致辞,《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裘新以及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胡宝国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著名作家赵丽宏、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以及上海市文明办陈振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知名教授鲍鹏山等,参加了视频和现场的访谈。他们认为,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进行这样一场主题讨论活动很有意义,经过这样的讨论,中学生能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举止有更深入全面的思考,能写出有自己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东方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视频直播。(赵晓婧 吕舒宁)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学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