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开方:寄宿新生想家心难安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 14:16   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新学年开始,那些刚刚进入高中校园、脸上带着军训时晒黑痕迹的高一新生们,理所应当地成了家长、学校关注的焦点。对很多寄宿生来说,想家,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心理老师表示,学生们要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个案介绍

  近日,学生家长侯大姐告诉记者,女儿萍萍(化名)上的是寄宿制高中,平时,萍萍是个听话懂事、学习优秀的好孩子,然而,萍萍在新学校似乎并不是特别开心。原来,萍萍虽然学习优秀,但第一次离家住宿学校,除了学习上的挑战外,很多生活中的细节都让她觉得有些棘手,一个多月来,萍萍在学校里一直难以抑制对家里的思念,特别是到了晚上,同学们都已熟睡,萍萍却陷入了对家的深切思念,十分痛苦。对此,侯大姐十分担心,一是担心长此以往女儿的成绩会出现大幅滑坡,二是担心女儿在学校的生活,“背地里我偷偷地哭了好几回,实在不行我想让她转学算了。”

  专家处方

  针对萍萍遇到的问题,河北实验中学的心理老师刘海鹏分析说,萍萍的问题是“她太想家了”。事实上,单就解决问题的角度而言,不想家是很难做到的,初次离家面对相对独立生活的学生必然要经历或长或短的类似经历。每个人想家无不是在寻求依靠,寻找一种眷恋着的温暖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面对困境时会变得尤为迫切。因此引导学生在暂时缓解想家之苦的同时,分析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并帮助其改善方是解决的方向。比如该生,在她的描述中,现实中遇到的学习问题同对家的渴望是相伴而生的,因此在认识到当前困境的前提下,鼓励她想象自己将这些问题妥善处理的状态,调整认知,最后再从具体方法策略上给予建议,经过几次交流,她的状态有所改善。

  刘老师告诉记者,其实,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跟家长日常缺乏对其独立性的培养有关。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断乳”,几乎每个学生在初次离家之后会感受强烈的亲情缺失;另外,进入新环境之后学生会遇到适应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学习和同学交往方面。两者交互的影响引发我们比较容易看到的如“想家、亲子沟通困难”等诸多问题。由于现代教育中一直在强调让孩子快乐成长,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过度追求快乐至上,一味地追求让孩子快乐,或者代替孩子解决不快乐,结果让孩子的成长显得滞后。

  当然,很多家长认为不娇惯孩子就是尽量不满足孩子的愿望,凡事严格要求就好,当鼓励不鼓励,孩子的成长缺少爱的滋养。事实上不娇惯孩子的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烦恼,孩子叛逆、桀骜不驯、网瘾等等并不少见。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在孩子的成长中尊重他们的独立性,鼓励他们面对困境,给予孩子成长需要的关怀、爱与支持,让孩子在解决困境中磨砺意志,培养自信。惟其如此,孩子的想家才不会很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教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