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互动式”教育可否激活学生做家务激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 15:33   人民网-江南时报

  日前,据某主流媒体报道,美国孩子从小就要“做家务”,每个年龄段分别对应不同家务项目,还列成“清单”明文界定了孩子的家务责任。这份“清单”难度系数随年龄递增,9个月的孩子就要学会往垃圾箱丢脏尿布;7岁就要照顾宠物、做简单饭菜;13岁就要换灯泡、修草坪……这一系列规定,充分显示了美国家庭对“家务教育”的重视及精细程度。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一连串尴尬画面———在中国,不少当惯了“小皇帝”的“90后”、“00后”孩子却对简单的家务劳动束手无策,甚至连日常自理也要由家长代劳。那么,这份外国的“家务清单”可否作为中国家庭的教育样版?

  不必夸大孩子的“懒惰指数”

  今年10月,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统计数据如下: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即每天仅12分钟,城市孩子的“家务”时间甚至比这个还少。如此“垫底”数据引发深思——中国孩子真的那么懒吗?在经济发达、小康家庭居多的深圳,孩子们的“懒惰指数”是否也会更夸张? 

  学生家长董妙凌认为,深圳孩子并不算“懒”,中小学生“偷懒”的情节和性质被歪曲和夸大了:“据我所知,许多深圳孩子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反倒年纪轻轻就能操持起高难度家务来……孩子们‘不懒’有两方面原因:一、深圳家长太忙碌,加班时间经常超过饭点,久而久之,饿着肚子的孩子们往往就只能自己D IY了;二、深圳中小学一直较为注重实践教育、动手教育,孩子们在学校里打下‘实操’基础,回到家里就能触类旁通地应用到家务上。”

  家长钟华则认为,部分对家务无动于衷的孩子,其实也未必“懒”,而是在学业与家务之间做出的权衡:“孩子们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可在‘分数为王’的大背景下,家长们只好让孩子们留出充裕的时间啃书本做习题,以确保分数过关,于是只好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们代劳家务……事实上,对那些生活自理能力偏弱的孩子,我们也没必要过分大惊小怪,毕竟,大多数家务经过短期训练后都是可以顺利上手的。” 

  “家务教育”可用情景模拟

  尽管,如家长所言,“勤劳”孩子的数量并不少,但孩子“偷懒”也不是个别现象,那么,想要根治孩子“惰性”,是否就要指望科学合理的“家务教育”?

  钟华向记者透露,自己指导孩子做家务,在态度和方式上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和很多家长一样,我叫孩子做家务通常都是采取‘命令式’和‘说教式’的语气,常用词汇往往是:必须、应该、马上、立即之类的,孩子们明显对这样的‘高压’政策面露怯色,久而久之,家务对他们来说反倒成了一种额外负担,甚至还出现了‘谈家务色变’的情况。”此外,钟华还不赞同把家务和“奖赏”挂钩的做法:“有些家长会‘利诱’孩子,给做家务的孩子金钱或物质上的‘报酬’,其实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资深教师刘文达认为,“家务教育”应当多采用“情景模拟”和“亲子互动”的方式:“据我所知,国内外一些教育观比较‘前卫’的家庭,都会经常进行‘角色互换’的教育游戏——比如,让孩子‘当一天妈妈’,操持买菜、做饭、拖地、除草等日常工作,通过模拟家长角色来体会家长的辛酸,此外还有‘竞赛式’游戏,家庭成员互动起来,父母和兄弟姐妹轮流‘值日’,然后根据家务质量和家务难度进行‘打分’评比,也有望刺激孩子的积极性,减少说教味道。” 

  南都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教育 学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