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写了4年“北京校长印象”,今年我决定暂停写作“校长印象”改写“北京学校印象”。学校印象写起来很难,因本人不是教育专家,写起来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嫌;但好在我有记者身份,接触过一些学校,对所写作的学校有点儿印象——况且只是“印象”,不是定论,所以我勇敢地敲动了键盘。一家之言,说说而已。欠妥之处,敬请谅解。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崇文小学
原崇文小学的校名已明确,不会随崇文和东城合区改名了。它的特色是寄宿教育,全北京市的公立校仅仅这样一所全寄宿校,而且建校50年来一直是寄宿制,没有一个走读生。与办走读班相比,办寄宿班压力更大,责任更大。
学校7年前迁到现址。目前在校生1000人少多一点儿,27个班。每年招收4个班。崇文小学的文化课成绩排在原崇文第一集团军;英语教学质量尤为突出。校长白淑兰盯的不只是文化成绩,而是师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让同伴之间的情感互动起来,把家长的情感融合进来,在她的全情投入中,“情感”浸润了崇文小学整个的校园生活。她提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色彩应该多一些”。
崇文小学校园不算豪华,但非常干净利落;它的食堂让人非常放心,据说前不久新东城的教育官员偶然走访学校,顺便看了一下食堂操作间,操作间的整齐洁净程度让官员们大吃一惊——建校7年了,食堂的地砖尤其是排污水处的地砖都是洁白鲜亮的。崇文小学还是小学教育、小学寄宿教育的思想库,白校长是北师大兼职教授,每年要给全国各地的小学校长讲授学校管理及特色教育建设的课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