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作独裁的父母 抛弃“家庭教育”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31日 11:37   新浪教育[ 微博 ]

  本文选自《陈禾》的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我在微博发表了一系列的“亲子互动”短文,有博友问:“你这谈的不是家庭教育吗?干嘛说是亲子教育?”我回复道:“不!我不谈家庭教育,只谈亲子教育。”

  是的!我早就抛弃了“家庭教育”,而且我坚决主张不要“家庭教育”,当然不会再谈“家庭教育”。

  我这不是开玩笑,真的!

  为什么要抛弃“家庭教育”?

  我开始工作就是教书。在处理学生的种种问题时,经常需要会见家长,谈话免不了涉及家庭教育。为了更好地和家长交流,我于是逼迫自己进入“韦编三绝”的年代,几乎所有能够买到、借到的教育专著,都要读个大概,然而说到融会贯通,实在微不足道。

  80年代在教育部编写小学教材是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工作需要,有机会向来自世界各著名大学的教育家学习各种先进教学法,也获得深入社会进行田野视察的训练。那十年的收获就是脱离纸上谈兵:其一,在多位名师主持的“工作坊”中学习了“体验式教学法”,掌握了体验式学习教材的设计技巧和教学技术;其二,接受了英国式的拓展训练,学习到激发学生潜能、增强自信、克服心理障碍、启发想像力与创造力和解决难题能力的体验式训练方法;其三,体会到心理学和社会学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于是向这两个领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这些学习,以及后来在新教材的实验教学中,来自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回馈,让我开始对传统家庭教育的目标、运作方式和效果产生了怀疑。

  那时欧美的教育家已经开始放弃“家庭教育”这个概念,代之而起的是“亲子教育”。只有美国的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Dr. Thomas Gordon)还在大力推行他的“效能父母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家长在接受系统化的训练以后,就可以“与孩子的双向沟通畅通无阻”。当时美国舆论界评价他的“效能父母训练”是:

  ● 改善孩子和父母的摩擦、发脾气和说谎情况

  ● 家庭气氛更为温馨、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 亲子共同建立家庭规则并能确实遵守

  ● 父母能教养出更有责任感的孩子

  ● 家庭中不再有强调权威、独裁的父母

  ● 亲子之间建立起友谊与互相尊重的关系

  我那时对于“家庭教育”的思考还只是停留在“不称职家长”的层面,于是很快就接受了他的理论。

  90年代末年我接受中国一个乡镇的邀请,以教育规划顾问的身份协助当地政府办一个新型的双语幼儿园。我引进了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Prof. 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并采用体验式教学技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一边培训教师,一边编写教材,并和教师一同进行实验教学,和幼儿家长面对面讨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但我的梦想很快就幻灭,不论多好的幼儿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或者说没获得家长的支持,都只能是水中捞月。

  我于是自己编写了一份“效能家长训练”的教材,借助于多位幼儿园园长的安排,在一些幼儿园给家长讲课,实际上是把焦点放在每次课后的“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的座谈会上。然而在半年实验后,来自家长的回馈,犹如一瓢瓢凉水,一次又一次地迎头淋下。

  托马斯。戈登博士针对的是美国的家庭问题,认为让父母亲学会解决亲子间冲突的方法,改善了与孩子的关系,让家庭中不存在“不和”的现象,孩子就可以获得一条正常成长的康庄大道。但在中国,让家长接受训练,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就能够解决孩子的教养问题吗?我又陷入了沉思。

  美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建构在平等的身份,相对独立的个体能够透过民主的互动机制相互沟通,其中有个砍不断的纽带——在共同宗教信仰下的价值系统。而中国的家庭完全不同。尽管时代改变,生活际遇可以影响不同家庭的思维模式,但是根植于思想底层的家长威权和以个人的主观意愿及价值观强加于子女的管教模式,并不会因为接受训练而改变。

  社会已经转型,新的人文环境下,把听话、接受管教、孝顺父母这些要求强加给孩子,他们会接受吗?能接受吗?就算你说得合情合理,他们也接受了,但能否真心诚意地去做?如果阳奉阴违,那就是无效。

  是的,家庭教育已经无效!越来越严重的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已经占据了社会新闻相当的版面,而新爸新妈,也显得越来越焦虑,对自己的育儿能力越来越没信心。有不少家长,甚至是教师、教育专家,为了挽救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力推动幼儿背诵《弟子规》,想借助这些古代的教条来复兴家庭伦理,所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但会有效果吗?孩子们琅琅上口,背诵如流,是不是就能回归从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情景?是不是就能实践“温良恭俭让”的家庭教养?很明显,这种教育思维已经和追求自由平等及突出个性的时代潮流相悖,也不符合社会的人才发展功利目标,无论你作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给予孩子有效的成长教育。

  于是,我主张抛弃传统的家庭教育,并且为了切断家庭教育这个概念造成的局限性,我赞成以“亲子教育”来重新建立家庭的亲子关系和子女教养的新模式。

  “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的区别

  我们先借助一个旁证来印证家庭教育的不合时宜,必须抛弃的道理:

  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这句话没错。但不让座,就是品德有亏的坏孩子们?孩子们的想法是:同样买票坐车,凭什么我要让座?为何我必须接受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

  北京奥运期间曾经通过宣传教育,甚至是专人在现场动员,要青年向老人让座,当时为了表现“北京人的风采”,年轻人多数做到了,但过后呢?时过境迁,何以为继?如果我们换另一种思维:老人忙碌工作了一辈子,为我们的国家社会作出贡献,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因此对他们有感恩之心。那么,让座是表达感恩的一种方式,我们做得到,为什么不做呢?这么说,孩子们听得懂,听得舒服,就可能不去想一时的得失,而主动去做了。

  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容有“另一种思维”的。在家庭中,家长不只是权威的象征,更是家庭悲喜剧的监制、编剧、导演兼主角,他的思想和意志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文化和发展方向;而作为孩子,他只能是配角,怎样演好这个配角,包括台词、动作以及剧情发展,完全听命于家长。即使因为观众的要求或票房的需要,作为配角,也没有自主权。于是我们看到的是:

  1.孩子是父母亲的私有财产,父母爱子女,尽管爱是无偿的,但父母要求看到预期的收获: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

  2.父母的价值观就是家庭的道德标准,孩子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上述两个前提下,孩子的成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于是产生了3个发展倾向:

  1.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是沿着两条平行线前进,可以有互动,但没有交集点;

  2. 因为只看结果,孩子的心智成长毋需关注,个性发展、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忽略;

  3. 父母的学习就是迎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向,于是急功近利成为教育子女的思想指引。

  这样的结果,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定位,也失去了个人的生存价值和人生理想,随之而来的发展,就是和父母长期的矛盾与冲突。不管这些矛盾与冲突的根源来自人际关系还是社会适应,都永远无法达成一致,于是父母越来越焦虑,预期的收获如责任感、孝顺,都一一落空了。

  传统家庭教育不能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的病源在于它没有一套客观的标准,家长的努力完全建立在个人的意愿,于是,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脱离传统家庭文化的独生子女,在当上父母之后,完全没有养儿育女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情况下,一套科学化、符合发展规律的育儿及子女教养理念和发展策略,就显得既重要而必要了。

  “与孩子共同成长”就是现代父母所需要的“神功”。从教育的本质来说,这就是“亲子教育”;从实践的过程看,就是“互动”;良好的互动建立在沟通技巧上,沟通技巧的指导是教育理念,沟通的核心思想是“同理心”,实施子女教养的手段是“体验式学习”。

  “亲子教育”不是新理论,在英美和德国,教育家已经努力了二十年,这些国家的国民自由民主思想根基深厚,加上宗教信仰作为普世价值的唯一标准,父母们都认为子女是上帝的恩赐,是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所以抚育和教养子女是上帝赋予的责任,尽责是感恩,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平等互动、接受孩子的特质都不成问题,需要学习的仅仅是沟通技术和正确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文化和人文环境没有这种特质,所以同样采用“亲子教育”这个概念,却必须注入一些新的,有效可行的元素。因此,我认为取代传统家庭教育的“亲子教育”就是“亲子互动教育”,而落实这项教育是双向并进的,家长必须学习,在学习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它和传统家庭教育的区别是:

  1. 家长必须学习,以客观的存在和前卫的教育理念取代自己的主观愿望;

  2. 以平等和责任感来接纳子女,通过良好的互动协助子女成长;

  3. 不采用“管教”,而以同理心作为互动的纽带;

  4. 不采用价值植入的模式,以心智成长作为培养子女成才的手段;

  5. 不强调回报式的“孝道”,以感恩之心推动敬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家庭教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