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周方)元旦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来到海淀区温泉镇第二中学,为参加“未成年网络行为干预项目”的几个家庭做最后一次心理辅导和总结,三个家庭都派出了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同孩子一起参加。
刘老师告诉记者,从家长和学生的反映来看,这个为期一个月的项目做得比较成功,经过六次心理辅导,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她们运用“家庭治疗”的方法,通过对几位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不仅使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大为减轻,而且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了改善。
由于事先得到了不具名见报的承诺,几位家长和学生在面对记者时也显得很轻松。一位母亲说:“没想到儿子变了,全家人也都跟着变了。儿子不再像过去那么不懂事、不听话了,我和他爸爸对孩子的态度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生硬了。儿子能主动跟爸爸交流了。”
“我的最大感觉是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提高了,爸爸妈妈不再像从前那样总是训斥我,强迫我做不愿做的事情。现在我也认识到,爸爸妈妈也很不容易,为我做了许多事。我以后也要多为爸爸妈妈考虑。”一位男生如是说。
家长和孩子们还按照刘老师的要求,以“建设和谐家庭”为目标,相互进行承诺和保证,包括帮助家长做家务、按时完成作业、不吃洋快餐,以及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尊重孩子,和不再对孩子发脾气等。
其间,刘老师自己离场,请一位助手征求几个家庭对整个项目的意见。令家长们印象最深的是,心理咨询师们始终未用过“网瘾”这两个字,也很少提及孩子们上网以及网络的话题。刘老师她们主要是通过与几位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带领大家做多种游戏,让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善。家长和孩子们都发现一家人的关系比过去和谐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平等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愿望增强了。
“我不赞成‘网瘾’这个词。”刘老师告诉记者。她认为“网瘾”容易产生歧义,使人联想起“毒瘾”和“戒毒”。正是由于过去人们常用“网瘾”一词,导致在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矫正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心理专家都避免使用“网瘾”或其他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而是采用的“网络行为干预”这种比较科学的说法,并开始尝试运用“家庭治疗”的方法来干预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
日本留学归来的心理学家陈静女士认为,网络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关键是如何让未成年人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学习便利,同时又尽量避免它带来的副作用。她也认为,“家庭治疗”的方法比较适合于帮助未成年人改善网络行为。
陈女士说,“学生们之所以出现网络依赖或其他不正常的网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家庭环境、与家长的关系有关。因此,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必须首先改善他们的家庭环境。一个人变化不可持续,全家人一齐变才能获得持久的效果。”
温泉二中专职心理咨询师李英老师告诉记者,校方对北师大的项目感到满意,为巩固项目效果并进一步进行合作,将邀请刘老师团队加盟即将开办的“温泉二中父母学校”。
据官方统计,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有4.5亿网民,其中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由于家庭或其他原因,一些未成年人将网络作为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虽然中国政府严令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但仍有少数店主唯利是图,蓄意容留少数未成年网民。一些未成年人长期食宿于网吧,玩游戏或沉溺于不良网络行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未成年人非正常网络行为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一方面,有关部门采取技术手段努力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也开始采取医学或心理方法对未成年人实施干预,减轻他们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据了解,国内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学已建立了专门机构,聘请了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一些小学也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