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小升初政策会以何种面目出现?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将浮出水面?在笔者看来,2011年北京小升初的政策将是总体稳定,略有微调,特别是入学操作方式估计难有变化。不过,就近入学进一步推进落实;学生选择优质学校的机会有所扩大;中心城区的合并将在跨区流动上增加新变数;“同城待遇”的政策将会继续前进。
近日,对2011年小升初心有牵挂的各方人士已盘算其中的一些变数:北京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公布,这份面向未来10年北京教改的路线图当然涉及小升初的基本原则;伴随城区合并,新西城和新东城无疑将逐步统一本区的招生录取规则,如何统筹协调南北片过去存在差异甚至矛盾的小升初规则将是今年小升初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原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已升任教育部副部长,北京教育新任掌门人尚未正式公布人选,一旦新任市教委主任履新,炙手可热的小升初政策适当调整也并非不可能的事儿。
这些来头不小、影响颇大的变数的确给人留下小升初政策可能面临调整的想象空间,在部分区域,想象的余地还很大。不过在笔者看来,2011年北京小升初的政策将是总体稳定,略有微调。这也意味着,政策难有新意,今年的入学规则,无论官方的还是边缘的,基本上都能继续。
按惯例,小升初政策预计四五月份正式公布。结合近年来小升初趋势和近日部分业内权威人士的观点,今年小升初政策有一些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一:
小升初政策基本稳定
预计2011年小升初政策难有新提法。人们读到今年政策的官方版本时,或许会发现最大的变化是:“2011”取代了“2010”。
这不完全是猜想。近日一位教育行政部门权威人士坦言,今年小升初政策总体稳定,“略有调整或者说没啥调整”。在他看来,现行的小升初政策这些年一直很少变动,大部分区县运作也比较成熟。
可以预见,去年小升初采取的推优、特长、共建、电脑派位、对口入学等入学途径基本上都会延续下来。即使在城区合并后的东城和西城,尽管南北片存在迥然不同的就近入学方式,也会分南北片基本延续去年的做法。
●看点二:
就近入学进一步推进
在之前北京教改中长期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免试就近入学明确列入小升初入学原则。各区县将根据本区县生源预测情况,科学合理划分学区,确保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学有其位”。
稍有变化的是,原宣武小升初的学区划片范围将稍有调整,此举将增加学生对口入学的学校数量。去年原西城所有中学名校都招收一定比例的大派位学生,今后该做法将推广到原西城和原宣武地区。考虑到区内优质初中分布较为合理,东城小升初推优也将适当考虑就近要素。
●看点三:
择校机会略有扩大
由于城区合并,原东城和原崇文、原西城和原宣武之间的跨区限制不复存在。东城和西城的优质中学将面向区内所有学生敞开入学机会,中学推优名额实现南北打通使用。西城的四中、实验、八中、北师大附中、15中、14中等名校面向全区接收推优学生;东城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二中分校、五中分校、汇文中学等优质中学的推优。类似推优,东城、西城的特长生选择学校的机会也在增多。
值得关注的还有,伴随北京试点国家中长期教改项目在各区县的推进,部分入围教改试点的中学在招生自主权上可能拥有更大弹性,这意味着增加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看点四:
跨区流动增加新变数
“向西”、“向北”——小升初跨区流动的风向标今年不会有大变化,该走的很难留下来,伴随而来的各种版本跨区故事仍将继续演绎。然而城区合并为今年小升初跨区制造新的变数。
在城区合并之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原宣武和原崇文优秀学生跨区流入原西城和原东城,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合区将大大降低过去跨区的成本。合区还带来了另外两个效应:过去每年原宣武和原崇文还有部分学生流入非西城和非东城的区域,城区合并有利于减少这部分优秀生的外流;同时原宣武和原崇文的部分中学名校稍微腾出一些空间招收其他区县的优秀学生。
●看点五:
“同城待遇”继续前进
针对非京籍学生小升初,去年海淀、西城、东城等区县都提出“同城待遇”,即非京籍学生在推优、特长入学、电脑派位等入学方式和京籍学生拥有同等机会。
依据政策运行逻辑,今年非京籍学生“同城待遇”将会继续执行,而且执行的范围和力度将会加大。然而不同区县在具体入学方式的把握上会有差异。电脑派位、对口入学等就近入学一般都能保证,数量不大的特长生入学问题不大,不过推优入学方式在非京籍毕业生中执行程度因区县而异。特别是一些涉及外来人员子女集中的区域,在推优上的落实力度可能会有所保留。
罗德宏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