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幼儿园招生怎能向钱看 莫让入园成为家长角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 16:40   北京晚报[ 微博 ]

  晚报记者 陈珍妮 报道

  私立幼儿园太贵负担不起,好的公办幼儿园又挤不进,条件不好的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不少家长面临“入园烦恼”。市人大代表裴蓁针对入园“难、贵、烦”提交两份书面意见,建议尽快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民办幼儿园收费指导价,查处违法收费行为。

  建议制定 “收费标准”

  “看上去幼儿园不少,但分布不均衡,动迁人口导入地、经济保障房集聚地幼儿园相对稀缺。 ”裴蓁代表发现不少“怪现象”已成“常态”:入园报名,家长连续多天排队;院方对家长收入、纳税等与学前教育无关的项目 “打分”;赞助费“暗箱操作”、学前教育甚至比读大学还贵。

  裴蓁代表指出,别让入园成为‘富爸爸’和 ‘穷爸爸’之间的角力。他建议,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年内,由市政府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民办幼儿园收费指导价。责成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严格依法执法,查处违法收费行为。

  书面意见提出,政府应明确普及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坚决按照 “国务院十条”规定,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增强公开、透明度和审计监督力度。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

  服务应广覆盖保基本

  相对全国而言,本市学前教育资源处于领先地位,但本市入园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地方集中在郊区以及保障性住房基地周边。

  代表建议,根据 “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关注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动迁等住房保障建设基地,充分考虑外来人员多子女特点,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监督推进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裴蓁代表认为应大力发展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 “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办园。

  教育督导结果应接受监督

  裴蓁代表发现,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情况通报中,没有看到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任何情况、信息报告,也看不到各级教育督导机构,依法应当作出的具体专项督导结果报告分析研究。

  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效果分析、考核,教育队伍建设、师德行为规范等各方面都需要依法教育督导。书面意见指出,教育督导情况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市、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教育督导的内容,每年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人大监督。教育督导结果纳入政府信息公开,专页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幼儿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