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轰轰烈烈“读经热” 是是非非惹众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7日 13:51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

  我们身边都有谁在学习这些经典?诵读经典到底有用吗?

  读经人如何看待禁止令?诵读时又要注意什么呢?

  □记者 张瞧 实习生 毛冰昕

  阅读提示

  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和“首孝悌,次谨信……”的《弟子规》等国学名著备受追捧,但山东省教育厅的通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在教育圈中引发不小的争议。

  [现象]读经成了风气

  郑州市互助路小学从去年9月开始,各年级全面诵读《弟子规》,据该校副校长张贵民介绍,学校向全校4000多名学生免费发放书册,除一年级两人合用一本,其他年级均是人手一册。而最早教师自发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名著则可追溯到2003年。“在周一升旗的时候,会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抽查学生背诵。”

  郑州市八十一中校长何守刚表示,该校初中三个年级也是从这个学期开始全面接触《弟子规》的。他介绍说:“我们要求各班学习经典不占用孩子的上课时间,而是利用课前十分钟将《弟子规》用投影机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诵读,每周一的班会也会抽出10到15分钟时间抽查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状况。”

  郑州市民王慧珍告诉记者,虽然5岁的孩子还没上小学,但她也要求孩子在家诵读《弟子规》和《三字经》。15岁的儿子在郑州市十一中上高一的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儿子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唯一的暑假作业就是学习并背诵《弟子规》。

  [作用]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我的孩子今年7岁,他学习弟子规后变化很大。以前叫他好几声,他都装没听见,现在学了‘父母呼,应勿缓’,知道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有时候正在看最喜欢的动画片,你叫他会应声,让他做事也不拖拉了。”张贵民说,“亲近国学经典,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国学经典从父母、子女、长辈、他人等方面讲述人际关系,也对待人、接物、求学等进行了详尽论述,其内容总体上符合当今道德价值取向。”何守刚说,“倡导孩子们诵读经典,不是要孩子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

  《漫画月刊》副总经理王是表示:“真正的文化体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细节中。以孔子教诲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例,如果人们只是嘴上说说诚信,生活和工作时却把诚信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诚信又怎会成为公众的一种普遍品质?”

  [观点]阅读完整国学经典

  家长王慧珍表示,国学经典很有律感,适合孩子诵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说我们只能读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就要删除,制造纯净阅读环境。当然,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形成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王是表示。

  [问题]学国学应注意什么?

  国学中的“糟粕”需要摒弃。比如《三字经》中的“三纲”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弟子规》中的“学而优则仕”,也不符合现代人才观。这些东西都不符合当代实际。

  何守刚校长表示,在探究式教育中,老师不会简单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囫囵吞枣,而是研读、分析经典。“精华或糟粕学生们自会作出选择和判断。弘扬传统美德的部分会强化,而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的部分则会弱化处理。”

  郑州市十六中高一语文教师吕贻晓表示,学生学习国学时应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如“亲有疾,药先尝”一节,教材需教学生跳出原文去理解,由此引出感恩父母情等话题,而不是一味强调“父母若生病,给他们喂药前,要自己先尝一尝”的表象。

  “经典深入刻画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且具有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中华民族文明之精魂,经典都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现在有些人不读经典,沉不下心,会变得浮躁、急功近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读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