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虎妈蔡美儿:我依旧认为孩子全A很重要(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8日 17:33   外滩画报 官方微博

  虎妈之家的真实生活

  在《虎妈战歌》里,贾德·鲁本菲尔德(Jed Rubenfeld)是一个配角,但他是虎妈成功实施中式教育的关键人物。贾德是蔡美儿的丈夫,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美国著名宪法学权威专家,同样也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和作家。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惊悚悬疑小说《谋杀的解析》,一度成为畅销书。

  当索菲娅出生时,蔡美儿曾碰到“拦路虎”,那就是贾德的母亲——她的西方婆婆。婆婆相信“大器晚成”,孩子应拥有随意、自由自在的天性和好奇的探知力。她用宽松方式培养出来的儿子就是最好的证明。贾德曾在朱莉亚戏剧学院读戏剧,因为喜欢跟老师顶嘴,被踢出了学院。结果,他照样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研究弗洛伊德,而且,他比蔡美儿早进耶鲁法学院当教授。

  “就像‘富不过三代’,为什么移民的第三代只能弹弹吉他或敲敲鼓?我从来不会把一天变成女儿们随心随意的‘开心秀’。”作为第二代美籍华裔,蔡美儿有很深的忧患意识。由于父母过于宽容的教育,缺乏督促的贾德早早放弃了自己的小提琴练习,一直深感遗憾。最终,夫妻达成一致,“用中国方式教育下一代,并教导她们犹太人的礼数。”

  蔡美儿告诉记者,当外界猜测她的两个门门功课全A的女儿只是两个“解题机器”时,她的心都要碎了。幸好,贴心乖巧的大女儿索菲娅决心站出来帮助母亲。她给母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回忆了跟母亲在一起度过的温情片段:比如在地下室玩数字游戏,全家4个人外加两条狗挤在一张床上看电影等等。后来,这封信在《纽约邮报》全文刊登。大多数人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式教育培养出的孩子也能善于表达,成为一名“独立的思考者”。

  更有趣的是,虎妈的两个女儿索菲娅和露露也向媒体表示,会采用类似的方式教育下一代,只是偶尔会让孩子出去宿营或参加聚会。

  《虎妈战歌》写于2009年末以及2010年初。一年多过去,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蔡美儿也在改变。

  1月中旬,《时代》记者安妮·墨菲·保罗前往蔡美儿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家中采访。那是一栋宏伟的仿都铎式宅邸——还有滴水兽——是1920年一位年轻的歌剧院经理盖的。顺着蜿蜒的石阶下来,安妮发现出门迎接的蔡美儿面带笑容,穿着随意的套头衫。在蔡家客厅,可能听见大女儿索菲娅和男友(是的,她可以有男友)的笑声从二楼传下来。记者看见一只毛茸茸的白狗,不顾蔡的训斥,在地毯上舒服地伸懒腰。如今,蔡美儿允许大女儿与朋友约会,每天练习钢琴从6个小时,减少到1.5小时,小女儿被允许满足她对网球的热爱。

  蔡美儿的周末生活同样忙碌,不再只围绕女儿转。她着手开始撰写自己的第四本书。她试图更多回到过去的身份。维基百科对她的介绍是:在杜克大学法学院任教后,她成为耶鲁大学的教授之一。她的专长是国际商业交易、法律、发展、民族冲突研究、全球化和法律,分别在2003年和2007年出版过《帝国时代:超级强国如何成为世界主宰及失败的原因》和《着火的世界:输出自由市场民主是如何造成种族仇恨和全球动荡的?》。

  蔡美儿告诉记者,自己不会再写《虎妈战歌》续集。“我不是育儿专家,我需要多放些时间在我专业上。”

  “自由和放纵并不能让人真正快乐”

  1个月内,西方学者对蔡美儿提出的各种质疑,似乎也击中了中国人心中的教育困惑。

  《纽约客》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指出:“亚裔移民强调对个体意识的培养,忽略了群体意识。对于14岁的女孩来说,连续练习一段音乐四个小时需要集中注意力,但这远不及在外过夜对其认识能力的要求那么高。社会考验对认知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了耶鲁大学任何一节高强度的辅导课。”

  而蔡美儿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则给予了反驳。她说:“那的确很有趣,但那完全培养不出创新精神。通过外出宿营和派对增加认知能力,是很愚蠢的主意。”

  各种攻击,仍不断向蔡美儿涌来。

  1月26日,达沃斯经济论坛,在一个晚餐讨论会上,蔡美儿和前哈佛大学校长、前美国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 (Larry Summers) 相遇。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萨默斯要求严格,经常敦促教师对学生更严厉些。即便如此,他依旧认为“也许蔡美儿错了。”

  他问道,“在一个需要规矩和稳定来完成的工作可以越来越多地由电脑完成的世界中,强调规矩、准确、成功的传统教育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萨默斯自答,“创造性可能是一种更宝贵的财富,是教育者和父母应该强调的。在哈佛,全部科目都拿A的学生往往会成为教授,而拿C的学生则会成为富有的慈善家。”

  此外,萨默斯认为,人一辈子平均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孩童期。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应该尽可能快乐地度过这18年。

  尽管如此,虎妈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她自称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她的“快乐哲学”有些另类:只有高超的技艺,才能带来快乐的感觉。自由和放纵并不能让人真正快乐。“我对女儿实施中式教育,是为了帮助她们寻找到‘快乐的一生’,而非5岁或者10岁是否快乐。”

  蔡美儿回忆说,“我在极其严格同时也十分慈爱的中国移民家庭长大,我有最美好的童年!在这个奇特的家庭里,我知道了力量和信心。我们共同以外来者的身份开始奋斗,我们一起发现了美国,慢慢成为美国人。我记得,父亲向我幸福地介绍墨西哥煎玉米粉卷、sloppy jues牛肉汉堡、Dairy Queen冰激凌和让人吃到饱的自助餐,更不用说乘雪橇、滑雪、捉螃蟹和宿营了。”

  在国内,虎妈的教育理论同样争议不断。名人洪晃曾以微博为阵营,炮轰虎妈,发问,“我们中国妈妈不是都这样吧?” 很多中国教育专家站出来,表示蔡美儿无权代表“东方价值观”,无权代表“中国妈妈”。

  和西方一样,虽然骂声一片,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我在美国做妈妈》上市表现不俗。

  该书策划编辑王菲菲向《外滩画报》透露,上市不到一个月多次断货,紧急加印4次,印量超过5万册。春节期间分别登上当当网、卓越网亲子教育类第一名,总榜前10名。(该书在英国、德国发售也都排到各国亚马逊排行前10名。)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期出版的另一本育儿书《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也销量不错。这本书讲述一个小时候留级后仍然排名倒数的华裔男生,长大后毫无悬念地考上了哈佛商学院的故事。男孩的父亲采用了自由“放养模式”,跟蔡美儿的“鸟笼教育”截然相反。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杨东平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评论说:这是典型中国妈妈具有的“决定论”,她把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强加于孩子,这跟杜威的教育成长论相悖。“真理总在两极之间。西方教育更应该加强训练,而中式教育更应该解放孩子。但这些,都需要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

  蔡美儿似乎也已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你想给中国读者一个忠告,你觉得会是什么?”这是记者问她的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读者可以从我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父母应该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一开始,我对待索菲娅和露露同样严格,后来我发现我对露露更严格。于是,我同意她放弃小提琴改学网球。一旦孩子发现了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做父母的,就应该支持他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虎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