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霄九
“我同事的儿子今年考上三中了,你说你的学习成绩怎么就上不去呢?”“你看看咱家楼上的某某某,多听家长的话,让学钢琴就学钢琴,让上课外辅导班就去上,你瞅瞅你,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呢……”听到这些熟悉的话语,你是否感觉回到了小时候?日前,一则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网贴迅速蹿红,在网友之间疯传,并引发了共鸣。一时间,很多现在还是学生和曾经年轻过的人纷纷将“别人家的孩子”视为自己的“宿敌”。
热贴《别人家的孩子》
引网友共鸣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传说中,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第一。有个有钱的男朋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这就是近日在人人网上出现的一则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热贴,短短几天浏览量已破万。多数网友都深有同感。
一位网友表示:“因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上学时,比的是学习成绩,大学毕业后,比的是证书,现在工作了,比的则是职业、收入。‘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心中抹不去的阴影。”
“小的时候听父母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较,一开始很生气,觉得父母为什么老觉得别人的孩子比他强,觉得是父母不喜欢自己,后来被说多了,就觉得特别厌烦。虽然长大后,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但对于这种所谓的‘激励’式教育方式还是觉得很厌恶。”
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比较”是好事,引入的竞争模式能让孩子知道差距而更加努力赶超对方,不比不成才。
记者调查:
鲜有父母不做比较
记者走访哈市各大高校和一些学生家长时发现,鲜有家长表示没有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被采访的学生多数表示,经历过或还在经历着被比较的痛苦。更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曲文勇教授表示,“比较”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十个父母中,有九个都是这样的。家长抱着不比不成才的心理,然而比较容易造成一种“高竞争感”,这种“高竞争感者”属于心理问题高危人群,追根溯源都是家长的比较造成的。”
专家建议:
手段“匹配”才有效果
有报道说,华裔“虎妈”育儿经验曾经触动了人们思考教育模式,如今又有“别人家的孩子”热贴引发热议,之所以引起如此关注,说到底,都是因其具备了一个共同点:树起了一根“成功育儿”的新标杆。孩子有出息,父母管教有方。于是,“虎妈”的女儿、“猫爸”的女儿,成了众多追捧者的“别人家的孩子”。要培养这么优秀的孩子,应按“虎妈”学虎样,还是照“猫爸”学猫样?家庭教育的策略是强硬还是宽松?其实选择哪种办法教育孩子应该与某一个具体孩子、孩子成长的哪一方面、哪一阶段相“匹配”。有些孩子是需要扶持的类型,那么学风严谨、要求严格的学校更适合;有些孩子属于“自律型”,那么环境氛围比较宽松的学校文化更合适;有些孩子属于“潜力股”,班主任在管理时不妨适当加压,创造机会给予其更高的平台,用压力激发其动力。
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海波表示,很多父母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是为了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适当的“比较”能激发孩子潜力,但过度“比较”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尤其对于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更是如此。建议家长多关注成功者的外部因素,努力营造与之相似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不要再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你孩子的 “宿敌”。
链接
“虎妈”“猫爸”不同方式培养出优秀子女
美籍华人“虎妈”蔡美儿在子女教育上充满了耳光、辱骂和超负荷练习,却教出了有两个很拿得出手的女儿——一个14岁把钢琴弹到世界音乐圣殿,一个12岁当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上海“猫爸”常智韬先生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他对女儿常帅从小民主管教,女儿坚持跳舞12年,经常因演出而翘课,却能在上海七宝中学年年获得奖学金,去年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案例
不堪被比较 学生自残
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海波曾接触到这样一个案例,哈市一名高三学生学习很好,但自从邻居家的孩子去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后,这位学生的母亲为了激励孩子,每天都在说邻居的孩子怎样刻苦,结果该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与此同时,来自他母亲的斥责声也越来越多,最终该学生不堪忍受被比较的压力,不仅学会了抽烟,而且竟然用烟头烫自己,结果在手臂上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疤。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