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贫困地区小学生没字典 不会写的字错别字代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 15:33   重庆商报
黔江区,焦玉林在帮助母亲李清芳整理杂货店的货品。黔江区,焦玉林在帮助母亲李清芳整理杂货店的货品。

  黔江城西中心校五年级学生焦玉林至今没有一本字典,上到二年级,这个学习委员一遇到生僻字,就得找同学借字典。3月12日,黔江城西中心校校长王贞平带领本报记者,到焦玉林等没有字典的学生家家访。父亲车祸去世,家里5口人靠母亲开杂货店为生,想要本字典的焦玉林不敢向母亲开口。记者发现,没有字典的焦玉林,写作文时无奈只能用同音的别字来代替。

  没有字典

  平时跟同学们借用

  焦玉林所在的五年级1班有62名学生,一半人没有字典。焦玉林老家在彭水郁山农村,2006年,跟着打工的父母到了黔江。不久,父亲车祸去世,让焦玉林的家庭雪上加霜。3月11日下午,黔江城西中心校校长王贞平带着本报记者,到焦玉林家探望。

  路上,王校长说,焦玉林与母亲、姐姐、爷爷婆婆在县城租房住。母亲在楼下开了一家杂货店,一家5口以此为生。

  拥有一本字典,是焦玉林的愿望。3月11日下午,在焦玉林家租住的屋子内,焦玉林说,二年级开始,老师教他们使用字典。因为他没有字典,最初为掌握查阅方法,只有等下课后再找同学借用。由于学习很刻苦,焦玉林的成绩始终排在班上前三名,还被同学们选为学习委员。

  心疼妈妈

  不忍心开口要字典

  记者来到焦玉林的母亲李清芳开的杂货店,门面处在背街居民区,房间不到10平米,出售的货物品种单一,生意十分冷清。

  李清芳告诉记者,开店不如外出打工挣的钱多,有好几次她想扔下孩子,一个人外出打工,但狠不下心;她也想回到偏僻的农村,但为了孩子只得坚持下去。如今,她准备关掉杂货店了,“我准备到餐馆打工,每月可以挣七八百元,以继续送儿子读书”。

  “看到同学用字典,我也很想要。”焦玉林说,平时想弄懂生字词,就找姐姐借,姐姐毕业后只有找同学借。焦玉林曾打算向母亲要一本字典,但望着母亲憔悴的身影,他欲言又止。

  字不会写

  只能写错别字代替

  听记者说焦玉林没有字典,李清芳很为难地说:“家里很困难,儿子又得了乙肝,每天药费要十多元,连医病的钱也没有,咋有钱买字典?”

  这个38岁的母亲,随后与记者聊天时,不断哽咽。她说,妇女节那天,她与儿子谈了一席话,她说:“儿子你成绩下降了,怎么对得起我?”儿子哭了,她也哭了。

  事实上,焦玉林的成绩在班里是前几名,只是考试分数少了几分。李清芳说,焦玉林很听话,但由于生活太苦,所以难免会对他苛求。

  当天下午,焦玉林在家写作文时,记者发现他在作文中写道:“自从爸爸死后,妈妈带着我和姐姐一起生活,非常坚难。妈妈只要一想起爸爸就哭,我要为妈、爸争口气,自己也要争口气,一定好好读书。”

  焦玉林说,他知道“坚难”的“坚”字是错别字,但是没字典,有的字想不起来时,他只得用错别字代替。临走时,记者勉励焦玉林继续好好学习,月底的时候再来给他送字典。

  故事

  搞丢字典 男孩痛哭

  10岁的王黔是黔江城西中心校的学生,他不仅家庭贫困,还是一名孤儿。昨日,看到记者来访,瘦小内向的王黔始终低着头。他1岁时父亲病亡,母亲外出至今未归。抚养孙子的重任落到婆婆和爷爷身上。如今,三人租住在一间门面内,一块布帘隔出了内屋和厨房。内屋放置有两张床,厨房两边用砖搭起灶台。一个月生活,得用100个煤、30斤米、2桶油……婆婆陶承美说,年近六旬的老伴跑长途长期不在家,婆孙俩每月生活要花费500元。

  虽然经济困难,但婆婆很支持孙子学习。陶承美说,孙子成绩不好,但很努力。去年,她发现老师修改孙子的作业,经常找出错别字。为让孙子提高语文成绩,陶承美省吃俭用,花了10元钱给他买了本字典。

  陶承美没读过书,但自从有了字典,她不仅开始学习认字,还指导孙子学习。可昨天,记者让王黔把字典拿出来,想考验其识字。但王黔将书包翻了个遍也没找到。发现字典丢了,王黔伤心痛哭。记者表示会给他再买一本字典,劝了很久才让他恢复平静。

  女孩渴望“爱心”字典

  3月11日,记者来到秀山玉屏村,看到11岁的赵孟平正坐在家里,这名五年级的学生,坐在阳光下写作业。她告诉本报记者,没有字典,让她在学习过程中饱受困扰。赵孟平说,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生字词时,只得请教在读初中的姐姐。

  在她的作业本上,记者看了几行字。其中写到“美轮美奂”这一词语时,赵孟平将此写成了“美轮美免”。

  赵孟平不知道自己的家庭作业中的错误。赵孟平的奶奶说,孙女成绩不太好,她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外打工,她没想过没买字典对孙女有啥影响。

  当天,在得知本报发起的“爱心字典”活动后,赵孟平希望,能给她送一本“爱心字典”。她说,如果有一本字典,她将会少写错别字。

  数据

  黔江万名学生没字典

  黔江城西中心校1300多名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了一半。校长王贞平说,该校的学生不仅有黔江当地的,还有的来自彭水、酉阳。

  学生家长每到一处打工,就把孩子转到当地学校。因此,这些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太好。据统计,该校贫困学生占到全校学生的1/5。

  黔江城西中心校校长王贞平说,该校拥有字典的学生并不多。别说辅助学习用品,一些学生就连书包都没有。他举例说,该校五年级1班的吴朝磊,是一名孤儿。每天提着一个塑料口袋上学,里面除了几本学习教材,唯一的学习用具就是一支铅笔。

  据黔江区教委统计,该区共有18300名贫困小学生。初步统计,这些贫困生中,有约1万人没有字典,而其余8000多人,8成以上用的是盗版字典。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贫困儿童 均衡教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