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就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自小饱读历史著作、关心国家政治……就读于武汉市华师一所寄宿学校的12岁少年、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近来成了社会的关注热点。在网上疯传的几张照片中,这名12岁的小学生神情严肃、一本正经,颇具“领导范儿”。“五道杠”少年是让人羡慕、嫉妒还是不屑?不少学生觉得,能跟大家学到一起、玩到一起的同学才能选他(她)当班干部。老师们则认为,无论戴几道杠,都应该尽己所能为同学服务,才能让大家佩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五道杠”
“见过‘五道杠’么!少先队总大队长标志,霸气外露!”“‘六一’儿童节,送给您孩子最拉风的礼物!”
随着“五道杠”少年的走红,“五道杠”总队长的臂章也在网上热卖。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五道杠”发现,多个卖家已开始公开销售“五道杠”臂章,还以黄艺博作为噱头推广商品。截至5月8日上午9点,某网店一个单价为4.5元的“大队长臂章”在过去5天内已售出700多件。一位网店店主告诉记者:“这两天,很多家长上网给孩子买个‘五道杠’,毕竟家长和孩子都觉得戴上‘五道杠’很神气、很威武。”
事实上,“五道杠”是武汉市少先队的地方产物,武汉市于1989年成立了少先队区总队部和市总队部,“五道杠”至今已存在22年。而在天津的学校,“三道杠”已是一名少先队员的最高荣誉。
记者在河西区某小学采访时,很多小学生对“五道杠”感到迷惑,学生们问:“是不是‘五道杠’的学习得特别好,特别招老师喜欢才行啊?”不少学生认为,评选班委、队干部,人缘很重要,只有同学喜欢还不够,老师那里也得有人缘。
学生家长张黎敏表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受宠,个性都比较“独”。在学校当个班队委对孩子是一种锻炼,特别是在小学期间,孩子当上班队委,不但可以激励孩子,还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跟同学交流,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有个“一官半职”,不但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还能积累不错的经历背景,应该支持、培养。所以不少家长愿意找老师说情,希望能让孩子在班里有个“一官半职”的。至于“五道杠”也好、“三道杠”也好,最终还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来竞争。说俗点,家里再有能力、有背景,也不能保孩子一辈子的社会关系啊。
家长有“官瘾” 孩子“被竞选”
南开区某中学初一年级的班主任杨老师告诉记者,每年评选班干部之前,不少家长都会私下找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评上。事实上,有些孩子竞选班委并非出于本心想法,而是家长在一旁推波助澜,催着孩子去参加竞选。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只好乖乖地去竞选。如果竞选上了,家长就会满心欢喜;竞选失败的话,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受到伤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市中小学班委的选举,都是采取匿名投票、当场公开唱票的方式产生,公开竞争、公正选拔,为的就是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
“五道杠”少年的“领导范儿”以及同班同学对黄艺博的嫉妒眼神,不禁让我们担忧,在小学校园里学生们是否也向往着“五道杠”,千方百计争取个“一官半职”呢?
和平区万全道小学赵岩副校长认为,小学生积极竞选班干部这个现象,是值得理解的,这是孩子服务于同学、展示个人能力、争取表现机会的一种途径,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表现欲还是值得鼓励的。事实上,从每次班委选举的报名参选情况来看,较多数的同学都有竞选的意愿,但是这个意愿不能完全等同于“官迷”。毕竟小学生年纪小,心智还不成熟,思考问题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社会化,把班委和“官职”这么社会化的角色联系在一起是过于片面的。三道杠、一道杠绝不代表着“官位高低”,而应该考虑到“三道杠”比“一道杠”要承担更多的职责和义务,服务于更多的同学,不能盲目贪图多两条杠。
学校多创造“岗位” 人人有机会
一边是学生们积极竞选,一边是为数不多的需求“岗位”。学校老师为了给每个学生服务集体、自我表现的机会,本市不少小学尽量为同学多开设“岗位”,除了班长、班委、中队长、中队委、小队长、小组长之外,还有各学科课代表,负责给同学盛汤的“汤员”,负责带操的“领操员”,各种有趣岗位,不一而足。赵校长说:“职责虽简单,但却满足了同学们服务集体的愿望和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
在万全道小学,实行“每人当一天班长”制度,从而让所有学生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尤其是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的学生,在担当班干部期间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从严要求自己,为同学做表率,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扬。这种全班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能有效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学生和家长中受到欢迎。
专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当班干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殷明彦老师认为,家长希望孩子当“学生干部”的愿望无可厚非,就是希望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但是,每个孩子的特质和能力不同,有的孩子不喜欢“抛头露面”,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去当班干部。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勉强孩子做他们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同时,殷老师特别强调,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班干部”这一身份。由于孩子年龄小,竞选班干部可能只出于对荣誉感的追求或纯粹的好奇心,而家长需要告诉孩子“班干部主要的职责是服务于同学,承担班级工作”,而不是享受个人特权,引导孩子把权力转化为对责任的认识。对家长而言,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当班干部,光服务于集体,牺牲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学习成绩,这恰恰是家长对于班干部的固有认识“只看重权利,忽视服务职责”。同时,有些孩子当上班委后,就把自己当成“老师的小耳目”,经常给其他同学打小报告,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自己手上的“权利”,避免孩子“拿根鸡毛当令箭”,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挤。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