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择校费陷越治越涨怪圈 背后是否隐藏利益链(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5日 13:18   新华网
  <b>一纸“禁令”难止高价择校费</b>   一纸“禁令”难止高价择校费

  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新华视点”记者郑玮娜、郑天虹、凌军辉)又到中小学录取时。教育部去年底发布“禁令”,要求各地3年到5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时隔半年,记者采访发现,广州、北京、南京等地部分中小学择校费不仅未降,反而水涨船高,有的已超过10万元。

  不少家长表示,仅凭一纸“禁令”,难止高价择校费。根治择校乱收费,政府仍需出重拳。

  择校费陷入“越治越涨”怪圈

  最近,在广州市许多小学门前,众多家长起早排长队,就是为了获取一个“交钱”的资格。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报名时所填表格中,有一栏明显写着“自愿捐资助学”说明,如果填的数额低于上一年,很有可能报不上名。

  据了解,2010年广州择校费总数11亿余元,其中捐资助学费9.4亿元,占了八成多。有一个区的择校费高达2亿元。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2011年择校费标准与2007年相同,省市一级学校为每个学生4万元,一般等级为每生2.3万元。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2011年择校费普遍上涨。据一些家长反映,省一级名牌小学择校费高的收到了12万元,4万元仅是起步价,平均也收到了7万元左右。

  “教育部门年年治理择校乱收费现象,但择校费却一年比一年高。北京市少数知名小学的择校费最高也达到10万元,这似乎到了一种失控的状态。”北京一位韩姓家长说。

  这种择校乱收费现象已蔓延至幼儿园。采访中,北京一位择“园”未成功的家长讲述了亲身经历:面试的那一天,园长要求先对家长逐一面试,“一进门,园长二话没说,用一支笔点了点放在桌上的白纸,暗示让我写个‘数儿’,我当时脑中一片空白,顺手写上:赞助费2万元。出门一问傻眼了,多数人都比我写的金额高,当时就知道没戏了。”  

  择校费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就不断受到质疑。近年来,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家长及媒体对治理择校费的呼声很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也屡出治理择校费禁令,但治理效果一直很不佳。

  2010年11月初,教育部网站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力争经过3年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提出了10项措施治理择校费。今年2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再次表示当前要大力整顿择校费问题。

  一些家长表示,从目前许多城市择校费水涨船高的情况来看,有关部门提出的治理愿景恐怕很难实现。

  择校费去向不明 背后隐藏“利益链”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公办名校打着“捐资助学”的旗号收取巨额择校费,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针对公众质疑,广州5月初公布四区择校费去向情况时称,择校费一半返还学校,一半留教育局统筹使用。当媒体追问使用明细时,市教育局负责人公开回应说“不知道”。

  而广州市公职律师事务所主任、市人大代表王超莹表示,择校费是收支两条线的,直接进财政账户,教育局是知道的,因为在人大财政预算报告中,所有学校的预算开支是列支在教育局下面的。

  择校费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条灰色利益链,这是择校费一直不能公开的真正原因。有关知情人透露,学校、教师、主管部门,甚至还包括“学托”,都是这个链条上的既得利益者。有的学校把择校费用于发放教师福利,改善教学条件;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则规定,学校花钱打报告审批。

  北京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朋友花了10万元给“学托”后,由学校老师通过“推优”名目让孩子进入了一所北京知名小学,“学校并没有拿到钱,10万元是被老师和‘学托’分了。”

  而且,择校费收取多少有弹性。由于家长的社会关系、领导批条分量、学生分数不同,择校费的标准会有高低差别。据记者了解,同样一所学校,择校生的收费标准也会有所不同,而依据往往就是主管部门或者主管领导的一句话。

  南京部分学生家长反映,为了让择校费收取方式不露痕迹,有的学校要求家长将钱打到单位账户,之后通过单位账户转账的方式汇入学校账户,称作“企业对学校捐资助学”;有的学校要求家长不要缴纳现金,给学校赠送办公用品,比如电脑等,而实际上,实物的总价要比规定的择校费高出一截。

  不能“越改越模糊” 治顽疾要动真格

  教育部今年2月强调,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但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地方学校负责人表示:“初衷虽好执行难,而且也缺乏监督。”

  南京一所知名小学的蔡校长说:“每年方方面面找来的关系太多,学校只能用‘经济杠杆’来调节,要不然没办法安排。”另一位中学校长说,起初,收择校费是因为“投入不足”,一刀切禁止不太现实。

  海南省教育厅巡视员石秀慧说,要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不仅要教育部出台文件,还需要各地拿出具体措施,否则很难落到实处。

  “目前,择校的根源还是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石秀慧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度虽然大,但只要各地政府重视,还是能够解决的。

  近年来,部分城市采取教师轮岗、名校连锁等措施,在一定区域缓解了择校风。南京一所公办初中的吴校长说,实践中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名校拿出来流动的教师数量很少;二是老师流动到薄弱学校时间很短;三是名校校长经常是把能力较差的老师流动出去。

  有关专家认为,任何改革的目的都应是越改越清晰,越改问题越少。但一些城市的基础教育却“越改越模糊,越改寻租空间越大”。海南大学教授曹锡仁认为,能否治愈择校乱象,考验的是政府决心。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择校费 择校现象 择校收费 家长 择校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